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正文 第129章 谋管连 议储君(1/2)
安静的小山村里,一荡湖泊水波轻浪,涟漪过去,泛起粼粼波光。
湖面荷叶轻摇,菡萏绽开,采莲姑娘摇着小舟,在碧浪里穿行起伏。
清脆宛转的歌声随风铺开,让荷叶下面的鱼儿不住的偷听窥望。
“清风儿吹呀,湖水儿凉,翠叶儿碧呀荷花儿香,小娘我采莲在湖塘,哎呀那个狠心的他呀,你在何方,哎呀呀呀让人牵挂肝肠……”
湖岸东边,一块田地里,两个年轻人正在锄草,听到湖里传来的歌声。
一个长相櫆梧的对另一个清秀的说:“夷吾,这小娘皮是不上在想你哟!”
“嘿嘿,这小娘皮长得是不错,他日发达了,咱就娶他做老婆!”
“有机会,一定有机会,我看你小子印亮堂,将来一定是辅相之才。”
“我说叔牙,先别取笑啦,你是富二代,我是穷小子,要想扶摇直上,路可漫漫而修远哟!”
“没事,毕业之后,咱出资,咱们下海去做生意,凭咱们的头脑,保管赚钱!”
“这主意不错,不过,要是真赚钱了,可不可能让小弟多分那么一点点,嗯,一点点。”
那叫叔牙的盯着他看了看,突然哈哈大笑:“那有什么,不是问题,都不是问题。”
这两位乡间的小屌丝,可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把华夏历史的天空,燃烧得异常亮堂。
其中之一,便是春秋第一名相姓管,名仲,字夷吾(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从史书的记载来看,他算得上是一枚帅哥,生得相貌魁梧,长得神清气爽的。
这还不算,这老兄还博览群书,精通各种典籍,历史的现实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他都知道,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略之略,的确是一个牛叉得带闪电的大神。
后来他们真的一起下海经商了,的确赚了不少钱,到了分红的时候,管仲常常多要一倍,鲍叔牙的小弟们心态不淡定了:“老大,凭什么小管要多分一倍红利?”
鲍叔牙说:“莫计较这些,管同学家里面很穷,没办法维持生活,我是自愿让给他的,管仲到不会贪占这一点点钱的。”
后来,这两个又一起当兵,每到打仗冲锋的时候,管仲总是缩在最后面,而听到撤退和班师的时候,他却积极的跑在最前面,有人就笑话说,这管仲真是胆小鬼,怕死呐。
鲍叔牙说:“管仲上有老母在堂,他是要把自己保存好,侍养老母亲的,哪里是害怕打仗哟?”
他们两人在一起,在商量讨论事情的时候,意见总是不统一。
鲍叔牙说:“人的一生,本来就有幸运和不幸运的区分,有的人运气好,容易得到用武之地,有的人运气不好,即使有能力,也有可能一辈子没地方发挥。如果管仲能够得到他发挥的地方,那一定会做得非常的完美。”
管仲听后,感叹地说:“生我养我的是我的父母,可是能够真正理解理得我的,却是鲍叔牙呀!”
因此两人结成了生死之交。
在公元前698年齐襄公继位的时候,他的两个弟弟都已经长大成人,不过这两个弟弟都是庶出,长子名纠,是僖公鲁国的老婆生的,次子叫小白,是僖公莒国的老婆生的。
在这两孩子长成的时候,齐僖公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专职教师。
管仲就对鲍叔牙说:“现在的领导就这两个儿子像样,今后继承职位的,不是公子姜纠,就是公子姜小白,咱们二人分别去应聘他们的老师,今后不管哪个上台,我们都可以互相拉一把,怎么样?”
“有道理!”鲍叔牙完全赞同。于是管仲和另一名应聘者召忽成为了公子姜纠的老师;鲍叔牙成为了公子姜小白的老师。
齐僖公去世,齐襄公接掌国家大权,出于某种考虑,两个人都自觉远离权力中心,免得被不知何时起的风暴湮灭。
在齐襄公把文姜接到禚地约会的时候,鲍叔牙对姜小白说:“咱们的领导人因为桃色绯闻名声在外,被天下人耻笑,如果现在马上停止了,还来得及补救,如果还继续下去,将越来越不可收拾,你一定要去劝劝他。”
姜小白果然去劝谏齐襄公:“鲁国领导的死,坊间谣言很多,男女之间有嫌疑,你是不是应该注意一点哟。”
齐襄公很生气,一脚将他踹翻,骂道:“你个熊孩子懂得毛线!少叽叽歪歪来管老子的闲事,再多嘴小心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姜小白吓得爬起来就跑,鲍叔牙说:“我听说有这样一名话‘那些特别喜欢约炮泡妞的,一定会遭到不测的祸事。’这个领导人实在有些不靠谱,说不定哪天祸从天降,咱们可能遭受池鱼之殃,咱们还是先找个地方避一避为好。今后再见机行事吧。”
姜小白问:“老师,那咱们到哪个国家去躲躲好呢?”
鲍叔牙:“大一点的国家,往往喜怒无常,不如到莒国去,莒国国家较小,而且又靠近咱们齐国,它一个小国家肯定不敢怠慢咱们,离齐国近呢,一旦有什么机会,我们又可以及时的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两周铁血霸天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