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九章:墓有重开日(2/2)
上党地区典型的官吏大墓。但墓室内既没有棺木,也没有任何陪葬,可以说是空空如也。不过仍旧可以从墓室墙,上的彩带可以看出未完工的痕迹。”
“在高平墓东室门口的左墙上,有朱砂行书体留下的12个红字,即"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言辞之中落寞之情呼之欲出,感叹了人生的无常。结合五代十国时战乱不断的世情,这可能是墓主人,修墓人,甚至盗墓者的内心真实写照。”
“根据形制判断,那个墓主人应该是当地的豪门大族,在墓室进入最后装修阶段废弃封闭。如果这些话真出自墓主人之手的话,也可以想象当年他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景象,在为自己修造好华丽的墓室之后,却因为突发的变故无法在以后使用,以至于让这个精美的墓室被封闭后落入历史的尘埃,被人们遗忘。”
“墓地处于当时北汉地界,也有可能墓主人跟后周与北汉之间的多次战争有关,特别是高平大战更有可能。该次战役后周柴荣军先败后胜,斩杀北汉军8万余人。也许墓主人参与了大战,并且战死疆场,再也没有机会完成自己的墓葬。只留下两行墙壁上的红字空自见证千年岁月。”
“谈及这个高平古墓,除了十二字外,还因为墓室中一张摆满饭菜的餐桌而出名。仿佛主人刚刚宴请完宾客还来不及收拾,让人颇有穿越近千年之感。”
“高平古墓是在1993年被灌溉的村民因为地面渗水发现,是当地10座较集中的辽代地下古墓之一,出土了拥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壁画和80多件随葬品,当然还有那桌饭菜。整个墓室采用了仿木制建筑结构,尽力用砖石给主人张文藻和他的妻子搭建了一所微缩的,近似于生前的舒适居住环境。”
“墓道长6.8米,有11级阶梯,墓室前后全场5.68米。从斜坡走下阶梯后,迎面就是一座3.68米高的仿木质结构的门楼,呈拱门形状,拱券上描绘有流云和缠枝莲花图案。外侧为门额,上装饰有两枚兽面门簪。门柱上有画有各类摘枝花卉五组。这座门楼中间的木门还上了锁,犹如真实的房屋模样。一开门,人们便能一眼看见两旁欢迎的门吏。这是典型的契丹人发型,“髡(音昆kun)发”。也就是在额头上留一小撮头发,其余的全部剃掉。”
“从前室继续向前又是一道木门,通过短短的甬道可以进入后室。这里稍大,有近8个平方。顶部被画上了圆形天幕,代表星空,内有太阳和28星宿。中心处也有莲花藻井和铜镜。东面墙壁画有窗户,西面墙壁则是红色假门。背面中央有一座砖雕的门楼,也是仿木结构,制作的小巧玲珑。”
“张文藻墓室内壁画相当精致,前室内拱门上有“五鬼图”,其中一鬼头戴乌纱帽,三鬼手拿刑拘,一鬼貌似被牵索,貌似冥府判官抓鬼的情景。寄托了主人驱邪避灾的愿望。”
“棺木前放着一张大木桌,这就是照片里那张满满当当的餐桌了。上面摆有黄釉白釉的碗,盘,瓶,漆筷,汤勺和雁足灯。碗盘里装着各种食物,有板栗,梨子,整串的葡萄,槟榔,豆子,和面食品。其中,梨子,槟榔,葡萄已经干枯,但35颗板栗被放在一件黄釉龙首碗中,虽然时过千年,表皮依然完好无损,犹如鲜货,不禁让人垂涎。”
“桌旁还有木制椅子一把,仿佛随时准备给主人坐下用餐。墙边放着的陶仓里有粟(小米)和高粱。厉害的是另一个绿釉鸡腿瓶,里面装满了橘红色的液体,开封时还溢出一些香味,后来化验出这就是辽代的葡萄酒。”南子渝说道,这些都是他前几年游玩高平古墓见到的,那个墓的墓志铭跟这个石碑差不多,只是说这里没有那一桌子食物而已。
不想错过《守陵人之黄金头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