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章 将军拔剑南天起(一)(1/2)
“另外我们还要办军校,现在在职的旗头以上的军官士官,都要分期分批到军校进修学习。这要成为我们海东军的一项传统和制度,我将亲自担任军校的校长,陆大人、江大人担任正副教育长,武团练使担任督学,在座的将官都要入校学习,还要担任教员!”张克成知道海东水陆两军设九个营(含女营),编有五十余哨、近二百个都队,营指挥、正副哨将及正副都卒长及营哨级参佐军官逾五百人,加上张克成打算设立的后备军官规模,差不多要达到六七百人。
众人听张克成这般说,武将纷纷低下了头,陆吉先、江稿、李国章等文人可是兴奋得两眼冒光。众人还待要议论,又听到张克成接着说道“我早在猎豹营成立之初就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随着火器的发展,战争的形势和内容都会发生新的变化,比如步炮的协同、弹道的计算,地形图的辨识和运用,航海图的运用和计算等,这就牵涉到战争学、战役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航海学等等,不学习是跟不上形势的,也不能适应今后部队的发展。”
众人虽然对张克成嘴里经常冒出的新名词有了免疫力,但此时还是被他一口气冒出的那么多的“学”给弄懵了。
武云富知道此时他再叫苦,已是不合时宜,只得叹声认了,私下暗地里盘算着需要建多少学校,要花多少银两……
由近五十艘大小战舰和近百艘大型商船组成的联合舰队犁开南海的万顷波涛,越过美丽的西沙群岛,向西南方向疾驰着。
在宋朝这个年代,当世还没有越南这个国名。这个在后世屡屡忘恩负义、恩将仇报、极为令人讨厌的国度,古称交趾,因唐朝曾于其地设立“安南都护府”故又称安南。其地位于中南半岛东侧,北与云南、广西接壤,西和老挝、柬埔寨为邻,东邻南中国海,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秦朝灭亡后,秦将赵陀于岭南建南越国,于越南设置交趾、九真二郡,后世越南古史把南越国列入王统,称赵陀为赵武王,推尊为开国之君。九十年后,汉武帝平南越,以其地设九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越南境内。自此,安南正式纳入中国中央王朝的版图,经历了长达一千多年的郡县时代。在归于中央王朝直辖的一千多年里,中国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典章制度与文化艺术不竭传入越南,使本地居民濡染汉文化甚深,增进了安南的经济成长和社会进步。唐末,割据之风也传到安南,之后一直到宋朝立国前,在五十年多年傍边,史称“五姓十二使君之乱”。最后丁姓领削平十二使君,建年夜瞿越国,是为安南封建立国之始。
到了北宋时期,丁朝被宋太祖封为交趾郡王,并被视为“列藩”。但直到南宋时期,才封李英宗为“安南国王”,这个封建国家才获得中央政府的正式认可,但仍与中央王朝连结藩属关系。立国后,其朝代更替频繁,一百多年间,先后经历了丁朝、前黎朝、李朝和陈朝……安南立国早期,李朝、陈朝便穷兵黩武,对少数民族和占城等邻国连年用兵,民穷财尽,怨声鼎沸,农民起义不断,使得国势日益衰落。
张克成站在旗舰“无敌号”的三层甲板上,用望远镜观察着前方已经隐约可见的中南半岛陆地,心中不禁感慨万分。没想到,安南和占城的矛盾居然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安南从中国自立之后,这个巴掌大的藩属之国家居然一直以中国和占城国共同为敌,不断蚕食两国的土地,劫掠两国的人口。
以前,安南入侵占城时,天朝上国的皇帝还下旨斥责,安南多少有所忌讳,现在干脆置之不理,这不,朝廷派去的吏部员外郎、国舅杨亮节刚刚就被“礼送”了出境。
张克成是在陆吉先、江稿、曹渊等人从临安返回镇海后,于十天前祭旗出兵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把民政一股脑地丢给了李章国、马德民和纪灵等人,集中精力抓扩军、组建军校和整合部队。第一批的二百一十三名学员已于二十天前举行了开学典礼,张克成在典礼上发表的“论火器在当代战争中的运用和展望”即席演讲,令学员们如醍醐灌顶,学习的兴趣大增,也令出席典礼的武云峰、张达等人耳目一新。
自夷州镇海港出发起航,顺风的话七八天就可到达占城国占洞、里州的昏果岛以南海面,这里有一个小港距离里州州城也就是二三公里。张克成在此地下锚驻泊,就是为了协忠大夫、给事中、南洋宣瑜使杨亮节前往安南军中宣瑜朝廷旨意,以便调节息兵。
“宣谕副使大人,那安南的将军陈克礼也太猖狂了!竟然扬言‘即使天朝大军压境,他也要在三天内拿下乌、里二州!’这次宣谕副使大人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他!”杨亮节受到安南的冷遇,心中大为不甘,于是煽风点火的说道。这次出使虽是依他为正,但是武力却要仰仗海东军,张克成虽然官职比他低、年纪也比他小,但如若不能得到张克成的全力支持,看形势这个使命还真的无法完成,于是他也放下了身段,好生与张克成商量。
“安南本是蛮邦之地、绰尔小国,安知礼仪为何物?国舅爷也不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塑大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