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5、金融危机下的慕容煜(1/2)
碰——全体记者仿佛都被吓了一跳,大家齐齐望向杨首庆,奇怪杨首庆为什么这么火大。
“人都到齐了吗?”杨首庆口气非常不好。
钟浩鸣探出个头,将新闻部的人清点一下。“就只有阿芳没有回来”。
柯冉低头给陈芬芳发短信,“阿芳,赶紧过来开会,就剩下你没过来”。但是陈芬芳没有回复。
“我告诉你们,迟早你们这些记者要把我害死”。杨首庆气愤地说。大家还是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昨天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我真的不知道你们记者在现场是怎么听话的?领导都说了新闻的某些企业图像不要出,文字稿也不要提,但是呢,结果呢,镇长封住了市检查组的口,而我们自己的媒体呢,却把丑在镇内曝露出来,你们还记得是谁发给你们工资吧”?
柯冉明白了,昨天陈芬芳跟镇长的那条新闻出现问题了,很明显,还不是一个小问题。
“我告诉你们,昨晚黄镇长看完新闻后,直接给我打电话,叫我今天早上8点就要写一份检讨书放在他办公桌上,我真的谢谢你们让我有机会练书法给镇长看。你们看看自己,现在还像记者吗?连上班都半个小时了,该出现的人还没有出现,太离谱了”。杨首庆抬起手,看了看手表。
全部记者都低着头,但是大部分都是在看好事。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工作太无聊,只要有好戏看到机会,大家都不会放弃的。
柯冉心里也奇怪阿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错误。一般而言,只要领导招呼某些新闻内容不要出,哪些内容要重点突出的话,文字记者一般都会牢牢记着,即使那些内容是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的,但是通不过领导那关审核,99%都是要放弃的。镇街的电视台虽说新闻业务是受到市台指导,但是全靠地方政府财政发工资,换句话说,只有领导才是你的老板,于是每晚的新闻头条都是书记镇长的,新闻顺序也不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来排列,而是按照新闻人物头衔的重要程度来排。很多时候,每晚新闻基本可以归纳为镇街一把手的视频日志,用媒体这一公器,去宣传一把手们为民如何鞠躬尽瘁,如何为了发展镇街经济而殚精竭虑。
现在陈芬芳出事了,先不论出事的原因。但一条新闻能登上每晚的新闻栏目,最起码要经过摄像的编辑审核,以及最后面钟浩鸣的全面审核。可是这条新闻,在编辑的时候,摄像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最后审核的时候,钟浩鸣也没有指出问题所在。照理说,这种情况,最先追究的应该是钟浩鸣的责任,但是钟浩鸣说,自己不是在现场,没有收到镇长的重要指示,而陈芬芳才是接收镇长指示的关键人物,责任主要在陈芬芳身上。而于志龙这个也在现场的摄像记者则说,自己是按照陈芬芳的解说词编辑稿件的,工作一忙起来,哪里顾得上那几个图像。结果,第一责任就落在了今天没有出席会议的陈芬芳的身上。
柯冉和何要男替陈芬芳很不值,但是也奇怪陈芬芳为什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直到会议结束,陈芬芳也没有出现,后来柯冉也不敢去问陈芬芳关于这件新闻事故的一点一滴,直觉陈芬芳这么自尊心重的人,肯定很难接受同事的当面询问。
这件事最后是如何摆平的,只有杨首庆和陈芬芳两个人知道。唯一全世界都知道的是,这件事发生不久以后,陈芬芳和于志龙就被调到新开的栏目组,做起了幕后的工作,一线的新闻采访工作,陈芬芳再也没有接触过。
工作有的时候很残酷,一个小错误,就能毁掉自己的事业,更改未来发展方向。
柯冉虽然替陈芬芳不值,但是柯冉内心也有点幸灾乐祸,记仇的是女人的天性,或许潜意识中,柯冉一直都期待陈芬芳的工作差错,终于也等到了。只是何时到自己犯错误呢?柯冉知道只能延长这个时间,却不能避免。
DG被誉为世界工厂,32个镇街都有不同的龙头产业,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的制造装备工厂都非常齐全,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资本家来这里投资办厂。不过,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国内人均工资的一提再提,国内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很多欧美、港台的投资者开始转战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或者国家。虽然这对地区会带来短暂的经济冲击,但是靠卖地和租厂房生存发展的地区是得不到真正的长远的发展,于是DG也喊出了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口号,大力吸引高科技、低消耗的含金量高的企业入驻,将那些高耗能,低产能,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工厂,通过市场运作逐渐淘汰出DG的地盘。
话是这么说,但是真正实现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一个靠着卖地发家的城市,要在短时间转变制造业的根本,这可是短则十年,长则数十年的巨大工程。这一座外来移民为主的城市,还不同于深圳,深圳虽为移民城市,但是市民文化素质较高。但是DG大部分都是小学、初中毕业的一线流水线的工人。本地居民也是农民发家,没有文化没有底蕴,只知道追求金钱。整个城市都缺乏精神动力,城市配套也不完善。如果你要吸引世界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千面新闻女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