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章 宝匣涅槃(1/3)
几个人被孟宇的大叫声吓了一跳,都以为完了,看来里面的东西恐怕是已经被烧坏或者“毁了容”,变得非常吓人,孟宇才发出惊叫,所以秀才和赵霞交换了一下眼色,甚至都不愿意走上前去一睹惨状了。
只见孟宇两眼放光,紧盯着打开的鼓墩肚子喃喃自语:“真是奇迹啊!阿弥陀佛!浴火陧磐!菩萨显形!……秀才你们快过来看看!”
秀才和赵霞这才明白原来大火并没有毁掉里面的东西,赶紧走上前去观瞧,只见青玉瓷鼓墩的圆圆的鼓肚中,略微被烟熏得有点发黑的空腔中间,镶坐着一个四四方方晶莹透明的水晶罩,罩里面卧着一尊慈眉善目、大耳陀轮;脖子上挂着一串莹白色的夜明珠,左手捻一串色如蜜腊的佛珠,枕右手侧卧,衣袂飘飘,神采奕奕,悠然自得的墨玉观音菩萨。
秀才忍不住伸出手到外圆内方的空隙中去揭水晶罩,孟宇在一边提醒他轻拿轻放,秀才果然小心翼翼地如拈花般把水晶罩提出来,轻轻地放在写字台上。揭去罩子的墨玉观音菩萨显得更加光润莹洁,孟宇和赵霞互相对看了一眼,孟宇把台灯打开,让光线对准鼓肚里,再往下看,发现观音菩萨是坐落在一个墨玉平台之上,再下面还有黑色的木质底座,底座下面是一些燃烧后熔化剩下的白蜡,看来底座部分还被粘在蜡里面。
孟宇对他们两人郑重其事地说,“看来该把观音菩萨请出来了。”秀才看了看孟宇,又打量了一眼赵霞,慢悠悠地说,“俗话说‘男戴观音女戴佛,芋头,我看这事干脆就有劳您吧?”孟宇也不推辞,于是赵霞打来清水,孟宇净面洗手,点上三支檀香,又打开音响,伴着美妙的佛乐梵曲,孟宇平心静气探出手,把雕着观音菩萨的墨玉匣子请了出来,恭恭敬敬地双手捧着安放到洒扫干净的窗台上。
孟宇焚香在手,面对着观音菩萨鞠躬,默默祷告。秀才也顾不得地上还有灰尘,屈膝跪下倒头就拜。赵霞则在旁边双手合十,拈香祷告。
祷告完毕,孟宇凑上前去打眼一看,品相果然不一般。别看是从火焰里浴火而生的物事,却丝毫没有任何烟熏火燎的痕迹,整体呈墨褐色,包浆老到,表面有些沁色。匣子四周是浮雕山水,刻工很细。顶面雕刻的观世音菩萨卧佛,面呈喜色,枕右手侧卧,左手搭在身前捻着一串佛珠,观世音菩萨和佛珠都是利用的皮壳巧雕,乌黑发亮。墨玉匣子收边雕刻的全是莲花如意卷云纹。那串夜明珠则是颗颗珠玑、莹润发亮,显然是后加上去的。
孟宇将夜明珠链摘下,随手放在文具盒里。然后双手捧起玉匣,在手里一掂,分量还真不轻,入手感觉十分温润;托在手里转了一圈仔细观瞧,看得出这是用整块玉石精雕而成,感觉上象是盛经文之类的玉匣,但奇怪的是却看不出有任何缝隙和合页销锁能够开合。
秀才二人看了都觉得有些神奇,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孟宇又去观看还粘在缸底上的黑木底座,却发现有几片发黄烤焦的纸片还留在底座上,看来是因为燃烧未尽而留下的。
“秀才、赵霞你们看看,这是些什么字啊?”说完后就去写字台抽屉里取来夹邮票用的镊子,一点一点把零落的纸片一张张夹出来,放在笔记本里。
秀才看到后直喊可惜,估计这就是关于墨玉匣子的重要信证,但没想到一把火给烧掉了,他仔细从片纸中挑拣,发现了几个用毛笔写的龙飞凤舞的行草字迹:“青玉□□□、鱼龙□、□□□□千百□、阑□处。”
几个人正对着只言片语犯迷糊,眼尖的赵霞却一眼发现翻开放在地上的鼓墩盖里面刻有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铭文,于是招呼孟宇和秀才过去察看。原来刚才他们光顾着拿水晶罩请佛了,谁也没有注意到鼓墩盖子后面还有玄机。
秀才扫了一眼,因为他古文基础比较好,立刻就念了出来:
“贤兄台明鉴:愚弟不才,乃是湖州人士,贱姓赵,名麟,字彦征,祖父赵公孟頫之嫡孙也。”“赵彦征,赵孟頫的孙子?看来他就是鼓墩的主人了。”秀才感觉出一些门道。孟宇说,“先别急着下结论,接着往下念。”秀才清清嗓子,接着往下读下去。
“贤兄所开之鼓墩名为:‘云龙四凤纹齐州山水四季风光图青玉瓷鼓墩’。乃是愚弟遵祖父之命,依照祖父暨祖父之盟兄遗老周密公瑾之奇思妙想,经数载反复试烧而成,实为保护神器‘青玉观世音菩萨藏经匣’而为之。此‘青玉观世音菩萨藏经匣’为前宋抗金名将辛公弃疾委托周氏曾祖周泌公珍藏并遗传之抗金秘器,代代相传至吾祖盟兄周公瑾,缘周公病重,始嘱吾祖孟頫,望其在有生之年,倾其巧智,万方设计保护以善存之。”秀才不免一惊,“原来这个玉匣是我祖爷爷和周密曾祖父共同研制的抗金秘器,怪不得我看着这么有缘呢。”
又接着念道:“吾祖孟頫为大宋宗室后裔,反金抗元复宋之念本无日不思,奈何天时不济,地利不便,人和不现,无以举事;既受盟兄以命相托,每日苦思冥想,殚精竭虑,始设青玉瓷鼓墩藏宝之计,禀告盟兄。
周公以为此计甚妙:其一,鼓墩乃当朝达官贵人日常起居之常物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寻她千百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