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3章 明湖胜景(1/2)
孟宇和赵霞都是老济南人,小时候就对大明湖非常熟悉,常跟大人一起逛着玩,但上班以后工作太忙,还真没有时间好好玩过,于是两人商量好,趁星期天的时间去游览大明湖,正好也探一探辛弃疾所言“龙舟凤船”的踪迹。
星期天上午九点,赵霞身着茉莉花图案白色真丝连衣裙,站在楼头的大柳树下等他,宛如一朵盛开的茉莉花,散发出迷人的清香。接到赵霞后,两个人一路上卿卿我我,将车开到大明湖东门。从东门买票进园后,大明湖的清凉似乎已将炎热的夏天锁在了园门外,两个人手拉着手慢慢踱着步,赏着景,呼吸着大明湖氤氲温馨的空气,享受着难得的二人世界。
经过一段杨柳绿荫的青石甬道,矗立在眼前的就是高阁临空、檐角耸立、石阶陡峭、庙台高筑的北极庙。俩人看到庙前光着脊梁从斜坡上滑下的几个小顽童,不禁会心地微笑起来。
这情景唤起了孟宇和赵霞童年时的美好回忆:在那个滑梯和玩具都比较稀罕的时代,父亲的大手牵着他们的小手,母亲则在台阶下面扎撒着手接着,自己坐在庙前高高的青石护阶斜坡上,随着前面的小朋友“嗖嗖”地呼啸而下,一路发出惊喜的欢叫。
岁月如梭,现在的青石护阶斜坡依然光滑如镜,中间部分由于孩子们成年累月地在上面打出溜,出现了两溜凹槽,想想这坚硬的磐石,竟然是被孩子们柔软的屁股蛋子磨得出了沟槽,他俩不仅感慨时间这把大自然的手术刀力量的恐怖。
孟宇记得老人讲过,北极庙又称北极阁,是元代为了供奉“玄武”神而建造的,玄武乃北方之星宿,元时开始祭祀。后避帝讳,改称“真武”。古有放鹤亭,曾巩守齐州,曾在其旧址建造北渚亭。元时祀真武,始改建为北极庙,并塑有真武神及龟、蛇二将。明永乐时重建,又增塑侍从神像。万历时再建启圣殿,增祀真武父母二人像,并制成铜铸龟蛇二将。北极庙原为园中制高点,远对千佛山,俯瞰大明湖,傍湖依林,枕城而立。
他俩信步踏上正中一列高达三十六级的石阶,只见上面是一座殿屋。殿屋东西两边有两座方形的高阁,中央便是大殿,所谓“圣父母祠”,从祠后可以通到北城的城垣上去。有集句联云:“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可谓工而切矣。
孟宇问赵霞要不要拜一拜,于是二人在启圣殿前焚香祷告,祈祷真武大帝保佑父母身体健康,保佑他们自己都能顺顺利利、心想事成。离开北极庙南行过汇波桥,眼前呈现出一组古老的建筑群——张公祠、南丰祠和晏公台。三座建筑围成一个庭院,有台榭池沼,竹木花草,与湖景相辉映,颇具曲折幽静之趣。
步入主要建筑张公祠,赵霞考问孟宇张公乃何人也?孟宇笑笑回答,“张公是原山东巡抚张耀,是个很受爱戴的好官。据《济南名胜古迹辑略》载:‘公勤政爱民,亲贤下士。殁之日,哭奠者数以万计’。这张公祠是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建造的,有大殿两楹,现在已辟为展览室。”赵霞含笑对他说,“好官才能名垂青史啊!”
南丰祠建在张公祠大殿以东,是为了纪念北宋中叶齐州太守曾巩而建造的木瓦结构的古式庭院,有祠堂、荷池、临水四面亭等建筑,庭院内青砖铺地,古木苍郁,朴素静雅。
孟宇对曾巩推崇有加,不待赵霞问,便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曾巩字子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南丰,世称南丰先生。曾巩1072年出任齐州知州时期,兴修水利,营建整修大明湖,如兴建北渚亭、鹊山亭等湖滨园林,还在趵突泉畔建了泺源堂和历山堂,在郡斋修建了仁风厅、静化堂、名士轩、芙蓉堂等。曾巩特别喜爱大明湖的景致,他的《西湖纳凉》等诗词,充分表达了他对大明湖的喜爱眷恋之情,人民感激他,便建祠祭祀以志不忘。”赵霞听后说道,“你看,曾巩、赵孟頫他们虽然不是济南人,但对济南的感情一样真挚,真是把济南当做他们的第二故乡来热爱呢。”孟宇说,“所以济南人也没把他们当外人,在济南最好的景区给他们建了祠堂定居,这算是将心比心了。”南丰祠西面有座青砖高台,东西两边各有台阶通到台顶,这就是古老的晏公台了。孟宇又介绍,“晏公台,因台上有晏公庙而得名;晏公庙,则是为了供奉‘水神’晏戌子而建造的。晏戌子是古代的一个官吏,因治水有功,被封为‘平浪侯’。后人把他‘请’在湖畔,用以镇慑‘水妖’。由此可见,在古代济南是非常重视吸收引进各类人才的,这也体现了济南人的包容大度的特点。”赵霞说,“是啊,正是因为济南历史上就有举才纳贤、兼收并蓄的用人传统,人才济济,各显其能这才使济南获得了‘曲山艺海’的美誉。”
向南即到清凉岛,大明湖上唯一的佛教遗迹——汇泉寺映入眼帘。汇泉寺外观很是壮丽,内部却已破败不堪,仅余三楹大殿、几间耳房和一尊太湖石。旁边原有座关帝庙,里面奉祀着关公。从关帝庙里旁通文昌阁,走一条曲折的盘梯上去,可以登上文昌阁。孟宇携着赵霞从阁上向四面了望,大明湖的全景尽收眼底。南方一列苍翠的千佛山如同卧佛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寻她千百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