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章 团委与学生会(1/2)
昨晚睡的很晚,早上起的也很晚,余大成睁开眼时已经是上午十点钟,手机上有三个未接来电,全是苏柳打过来的。
“苏老师,抱歉,我手机调静音了。”余大成赶紧打过去,语气里尽是歉意。
“你来我办公室一下。”苏柳只说了这一句。
一番仓促的洗漱之后,余大成快速出门,来到苏柳的办公室时,她正在低头写着什么。
“喏,这是学院领导的意见,今天刚签的。”苏柳放下水笔,把手边的文件推了过去。
余大成接过来,看着手里这份“新鲜出炉”的文件,心里乐开了花。
刨去那些枯燥的套话,文件的主体意思只有一个,学院对这种学生创业的模式十分支持的,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会尽可能的提供各种帮助,让余大成他们不要有后顾之忧,大胆的干,如果能成功,就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在全校推广。
“请苏老师放心,我一定让我发小好好搞。”余大成说道。
就在刚刚,透过这份审批极快的文件,他已经摸清了学院领导的心思。
2008年的金融危机才刚刚过去,各行各业都在恢复元气,从段涛求职时的切身经历就能感受到,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很不乐观。学院领导应该是感受到了就业指标的压力,才决定试一试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条门路。
“你发小是哪个学院的?”苏柳顺势问道。
“他是外校的,汤州理工大学。”余大成如实回答。
“汤州理工?”苏柳挑高了眉毛,这个答案倒真是超出了她的预料,“学的什么专业?”
“计算机。”余大成说道。
“哦……”这个话题就此打住,苏柳强压着心头的疑惑,开始询问这些送餐员的待遇问题。
“底薪一千,根据每天的配送量额外还有提成。”余大成说道。
关于送餐员的待遇问题,早在他筹建外卖平台时就开始考虑了,至于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他也详细的了解过。
勤工助学的这些岗位全是诸如打扫教室卫生、整理图书馆图书等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体力活,学校美其名曰,这样更容易上手操作。
但余大成却倾向于另一个更直白的描述,这是学校变向的压榨劳动力。只是这种“压榨”是双方自愿的,没有任何强迫。
勤工助学每个月的固定薪资是800块,没有任何提成,单从劳动强度和薪资待遇上来说,余大成所给出的条件已经很具吸引力了。
对于待遇问题,苏柳很满意,之后她又问了几个细节,然后就拿起座机拨通了一个电话。
“你来我办公室一下。”
不一会儿,一个满头卷发的高个子男孩儿推门走了进来,恭敬的说了句,“苏老师好。”
苏柳简单的给两人做了介绍,就把余大成的这个项目告诉了冯斌,要求只有一个,尽全力配合好余大成的送餐业务。
“请苏老师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冯斌站起身,语气坚定。
刚出苏柳办公室门,冯斌就加了余大成飞信,并十分痛快的表示,以后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找他。
余大成也不客气了,张口就找冯斌要了15个送餐员,末尾还问了句,“有难度吗?”
“没难度,我给你找20个过来,你等我电话。”冯斌说道。
“那先谢谢学长了。”余大成客气的说道。
“你这样可就太生分了啊,以后经常打交道的,你喊我斌哥就行。”冯斌自来熟的拍了拍余大成的肩膀。
“好,斌哥。”余大成笑了。
……
回出租屋的路上,余大成走的有些心不在焉。
因为刚才接触的那个冯斌,绝不只是个普通的学长,他还有另一个更加牛逼的身份——院团委委员。
说起团委,就不得不提一下另一个组织——学生会。
很多新生步入大学校园后都憧憬过进入学生会,因为在他们看来,学生会就是一个标志,能进去的学生不说出类拔萃,也至少要足够优秀。一旦被录用,不仅对个人能力是一种认可和肯定,还会有很多展示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就连宿舍甚至整个班级都能跟着沾光。所以从开学之初,各班班长就会怂恿班级同学积极报名参加。
而每次学生会招新,也都会有呜呜泱泱一大群人递申请,热闹的跟赶集似得。
但相比于学生会的高调与张扬,院团委作为一个更具实权的组织,却显得异常低调、内敛。
它从来不做任何宣传推广,也很少负责具体的学生工作,更多的是服务院领导和协助团委老师搞好团建。
即便如隐士一般存在,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众多学生心中的香饽饽。
因为像校级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十佳女大学生等这种含金量极高的荣誉,全都由团委委员商议后报团委老师审定,然后再上报院领导。
进了学生会,爬上部长的位置,费心费力的组织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之屹立风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