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部分 重返家乡 重返家乡(1)(1/2)
自从和张副官、根柱分别后,振华便一路向南直奔家乡。
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再也不用苦苦地想念家乡思念亲人了,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回家了。虽然回去的路途还是有点艰苦,但振华身上一身轻,非但没觉得苦反而很是兴奋。
毕竟大半年没回家了,母亲怎样了?莹莹怎了?家乡怎样了?思家的急切之情让振华忘却了路途的艰辛。
徐州离振华的家乡不算太远,一个在苏北一个在皖南,两省紧邻着,本来约摸着一个月能到家,可走了三个多月才算接近县城。
这也难怪,战乱时期岂能跟平日相比,加上振华也是第一次一个人步行那么远的路。
一路上的行人早就乱了套,全是来自天南海北逃难的,北面打了逃向南边,东边打了逃向西边,振华好多次走迷了路,也问不到一个明白的人。一路上还经常看到南来北往满载军人的卡车,有国军的,也有日军的,他知道这是双方在调兵遣将增援徐州。
振华和其他老百姓一样,见到日军卡车都自觉地躲得远远的,一是怕被日军认出当过兵,二是出于对日军普遍的畏惧,怕日军士兵一不小心加害于人。
那时南京城内的兽行还没被完全传开,没有被所有国人所知,连振华都认为只有在战场上日军才会凶狠地射杀军人,对于百姓,你不招惹他,日军也不会无端杀害你。
本着这种思想,振华尽量远离日本兵的视线,还专挑些小路走,一路上倒也相安无事。
徐州会战此时正打得不可开交,徐州台儿庄方向、南京合肥方向,都是中日双方的军队,交错纵横,扭打在一起。振华想到了张副官和根柱,他们应该正在徐州鏖战吧,希望能够平安。
自己就这样离开了战友,不管张副官怎么安慰,振华内心的愧疚一直存在。
走之前也没见到根柱,连声再见都没来得及说,根柱会不会怪他。应该不会,连张副官都说了这小子从来都不记仇,跟谁都乐呵呵的。
好在张副官也没有把他划成王混之流,原来自己和张副官的亲弟弟那么相像,张副官对他肯定有些失望,现在能做的就是倾尽全力当个好老师,在老师的阵线上用自己的知识为抗战倾其所有。
一路上振华不停地念叨着,一定不能让他们失望,愿他们平安。
回家的路想着很短,走起来却很长,张副官给的钱早就用光了,好歹振华有了打仗行军的经验,通常一个饼能撑个两三天。但等他来到县城时,也早已经蓬头垢面面黄肌瘦,从死人身上换上的衣服也已破乱得不成样子。
但无论如何总算重归故里了,可令振华万万没想到的,县城的城墙大门上一面膏药旗正迎风飘动着,家乡竟也已被日军占领。
振华心中一惊,日本人动作怎么那么快,家里可千万别出什么事了。应该不会有事,家里人都是老实的普通百姓,小鬼子总不至于对偏远的平民干什么吧,但还是得赶紧回去看看。
振华一边想着一边急匆匆地向大门走去,却发现日伪士兵正在逐个检查进出的百姓,随身的行李被翻个底朝天,女人也会被若有若无地故意搜一遍摸一遍,而对待男人则是拳打脚踢,并且着重看了看额头和手掌。
振华有些闹不明白,看行李也就算了,欺负百姓也就算了,可好像有特殊命令似的还要看额头和手掌,这是要干什么。
振华在进城的队伍中慢慢地排着,这时前面的一个中年男子被伪军拉了过去:“你是不是当过兵!”
“军爷!军爷!我可没当过兵啊!”
“还敢狡辩,你手上的茧肯定是练枪练的!敢跟皇军作对,你不想活了!”
“没有啊没有啊!我怎么敢呢,我这可是种地磨出的老茧啊!”
“真是种地的?”
“天地良心呐,八辈子都是种地谋生的。”
“你说种地就是种地?老子说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说着,伪军拿着枪顶着老汉。
男子吓得有些哆嗦:“是是是!什么都听军爷的。”
“哎,对了,这才像个话!你光凭嘴说,皇军怎么能相信你,这样吧,我就勉为其难带你向皇军表示表示忠心!”说完便在男子身后的板车上翻来翻去,搜刮值钱的东西。
振华一听,吓出一身冷汗,赶紧从排队的人群中悄悄溜走,一口气跑到县郊的林子里。
没想到日本鬼子点子那么多,查得那么严,看你额头是看有没有队列训练帽檐留下的晒黑痕迹,看你手掌是看有没有摸过枪练过枪。真悬!要不是那个农夫在前,振华还真不知道会怎样。看来这小鬼子可不笨,得万事小心点。
振华四下看了看,抓起一把泥土就往脸上抹,后来一想万一鬼子要是给擦掉了呢。
灵机一动,振华放下裤子撒了泡尿,强忍着尿骚味,把和着尿的稀泥土抹在额头脸上,抹在任何可疑的地方。
再将双手在泥土上用力摩擦,直至磨出了血,擦掉了手上的老茧。
到了城门口,振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们的抗战》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