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二部分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1)伪军的处理(1/2)
经过玉坊村一战,振华替村长报了仇,也替李家庄的全体百姓雪了恨。
自从亲手杀掉了“一撮胡”,振华感到自己的身上卸下了很多东西,那埋藏在心中许久的压抑也随着那天的厮杀与呐喊全部宣泄而出,现在他心无杂念就盼着早日找到莹莹,赢得最后的胜利,一起过上好日子。
但这次八路军和乡亲们的损失也是巨大的,玉坊村是不能再待了,将村民们转移后,全营官兵带上装备粮草,按照主力师的统一规划继续向北开进,在刚成立的太行军区的指导下,担任起建立豫北抗日革命根据地的艰巨任务。
在临走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处理,那就是对所俘虏伪军的处置。
玉坊村战斗中,伪军的确是助长日军威风的,但到关键时候,面对手无寸铁的百姓,他们也是采取浑水摸鱼的样子。
虽然无论伪军怎么做都是令中国百姓厌恶的,但如果在那次战斗中,他们不是浑水摸鱼而是做日军的铁杆走狗,那么战斗的结果真不能确定。这样看来,这伙伪军还是属于可以改造的范畴。
八路军本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待他们主要采取了改造收纳的方法。
先是缴了他们的械,然后按照自愿的原则,想留在八路军部队的,换上八路军军服继续接受训练,争取为抗战出一把力。
不想留在八路军部队的,必须接受一段时间的教育,然后保证回家做个普通百姓,如果被发现再次当伪军或是汉奸,决不轻饶。
对于这样的处置方法,绝大多数人没有异议,但少数情绪激进的百姓和战士有些不理解甚至反对。这种情况倒是可以理解,毕竟平日欺压百姓的伪军积攒了太多的民怨,不过经过陈教导反复耐心的思想工作也都解决了。
对于大多数伪军的去留,振华并不关心,但有一个人他很想知道,那就是王混。
振华与王混之间有太多的渊源和仇恨,要不是因为这个狗日的,振华也不会被拉去当兵,自己原本美好的生活也不会变得面目全非,但同样若不是因为他,自己也不会经历这么多生死之事,更不会变得如现在这般坚强。
和他干过架,吵过嘴,互相看不顺眼,却也在一个连队待了不短时间。
振华肯定王混不是个好人,但仿佛也不是十恶不赦的人。
他让振华心生厌恶,却也罪不至死。想来想去振华觉得以后不想再见到他,让他自生自灭,别再做混账事就好。
张营长自然也关注着王混,这个人是他带的第一批兵,但现在在他的眼中王混根本就配不上军人的称呼。
抛开王混偷奸耍滑好吃懒做的本性不讲,在大家从上海撤退的路上,他竟敢当着自己的面欺压百姓,这已让张营长想掏枪毙了他。
而后来他又冷绝地背叛连队加入他营,现如今更可恶的又去当了汉奸伪军。
王混在一步步地走向深渊,一步步地丢掉尊严,这让一心只想着精忠报国的张营长自尊心很受打击,他没想到自己带的兵会有这样的人。
唯一原谅王混的老熟人可能就是根柱了,根柱受过王混的打,也打过王混,但天生乐呵呵的根柱从来不记仇,在他的眼中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都能变成美好的一面。
所以根柱自然也希望曾经的战友能改邪归正加入八路,再次成为可以并肩作战的伙伴。
王混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军事训练,如若再做恶必然比一般人带来的后果更严重,所以王混的问题必须解决,就这样三个老熟人怀着不同的心情见到了正在接受教育的王混。
那天四个熟人说的话都不多,只有根柱一个劲地乐呵呵嘘寒问暖,像个永远看不清世事的孩子。振华双手抱胸倚着门框,脸上没有明显的表情,但却散发着一种冷漠的距离感。而张营长则一只脚踩着长凳坐在矮桌上,嘴里咬着一根狗尾巴草,脸上写满了严肃。
站在边上的王混一直低着头,他的身上有几处显而易见的疤痕,神情也十分的憔悴。振华不知道这自从上海分开后,他都发生过什么,振华也不知道是该同情他,还是该怪他自作孽。
屋内的氛围尴尬而压抑,只有根柱还在不停地念叨:“上海之后,你都去哪了,咱都好几年没见了不是?”
王混此时已不知自己还有脸面说什么:“是好多年了,我也没去哪,就到处走走。”
根柱:“我这些年跟着咱张副官可学了不少东西,咱们一个班的就剩这么几个人了,前些日子我还念叨啥时候才能聚在一起,张营长常说人多力量大,现在打仗就需要咱们在一块,你说是不?”
听着根柱乐呵呵的声音,王混把头压得更低了。
根柱:“所以要我说这都是缘分呐,这么大的地这么多的人,我和张营长还是碰到了振华哥,现在又碰到了你,这就是老天爷让咱们一起去打鬼子呢!”
根柱乐呵呵地说着,一会又跑到振华面前拉拉袖子:“振华哥,你说是不?”
振华没说话,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根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们的抗战》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