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九部分 成长壮大 成长壮大(1)整训运动(1/3)
在辽阔的敌后战场上,八路军的部队仍在继续发展和壮大。
张营长正式晋升为张团长,陈教导晋升为陈政委,他们原本藏着掖着的团终于可以见光了,而且又进一步吸收了根据地的很多新兵。
振华的侦察排则正式升格为团里的侦察连,人数扩充为120多人,下属三个排。振华顺理成章地成为连长并兼任指导员,赵丁被任命为一排排长,根柱为二排排长,李雷是三排排长。
全团上下一派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景象,然而与八路军截然相反的是,国军部队正在一步步缩水退化。
长久的抗战岁月让老百姓看清了各支部队的真面孔,贪污腐败自私狭隘的部分国军部队和地方军阀自然而然地被老百姓抛弃了。同时日军发动了对豫北多座县城的围攻,豫北国军的人员锐减,地盘骤失。
然而另一边,张团长的根据地面积却逐渐扩大,他和其他两个团部署在豫北广阔的山区乡村,结合着地方武装人员,控制着附近五个县的敌后战场。
这种力量不但是对部分顽固国军的一种打击,也是对日军的一种威慑。
以往,小鬼子对根据地肆无忌惮地囚笼围剿,致使八路军战士只能栖身在小小的山区之地,而现在由于双方力量的慢慢翻转,小鬼子却只能静静地躲在县城据点里,生怕在外一个不小心就碰上了无处不在的八路军。敌我双方的力量正在一点点改变。
为了进一步积蓄力量,提高战斗力,也为以后到来的反攻巩固基础,中共中央及八路军总部决定在全军范围内开展一场大规模的整训整风运动。
“整训运动”针对于各部队的军事训练,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八路军新四军分布在广阔的敌后战场,华北西北华东华南到处都有数不清的队伍,而这些队伍大多分散独立,所以战斗素养也参差不齐。
有的部队战法老套,缺乏改变,连小鬼子的围剿清乡方式都换了几茬,他们的作战方式还是一贯的传统打法。
这种不能跟随形势变化而积极改变的思路,很容易遭到狡猾鬼子的设计。
还有一些部队打起仗来就爱硬碰硬,将“勇”发挥到了极致,却忘记了“智”。往往为了取得一场胜利,就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这样很不利于部队长久的发展。
同时各个正规军、游击队、地方武装的训练标准也大不相同,长期的分散造成部分队伍尤其是地方武装,得不到很好的训练指导。
因此有些部队战士的训练也就不够科学不够有效,有的甚至根本称不上军事训练,这样的战士上了战场只能白白地浪费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
基于这些问题,八路军总部也根据这些年的战争经验,结合一些部队好的做法,制定了八路军基本训练大纲。大纲不仅包含了重要的训练科目和训练方法,还囊括了一些基本的战略思想和战术战法。
这些大纲下发到各支部队,各支部队再结合自身的特点,敌人的特征,部队的实际等,对大纲进行一定的修改,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张团长自然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整训运动,只不过他的队伍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无论是整体战法,还是单兵战斗力,都堪称整个华北境内名列前茅的精锐。
所以全团官兵的整训工作开展得很迅速也很顺利,在战略思想战术动作方面,需要更改的地方并不多,各级单位全当成一次大练兵。
振华作为侦察连连长,军官的级别高了,管的兵多了,要思考的事也多了,所站的高度自然也要比排长更高了。
振华打算利用这个整训的时间,正好训练下新选拔而来的侦察战士。不需要像当排长时,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亲身示范,现在的振华更多地是要从全连的角度考虑问题。
各班排人员的配备,班排长能力水平的提高,训练科目的完善,战术战法的创新等等,这些是振华作为连长要考虑的头等事情,也是从整体上推动连队发展的重要事宜。
至于具体的训练,自然有手下的班排长具体实施。
经过战火的磨砺,三个排长的单兵素养和战场经验都已经没话可说,带起兵来自然也是毫不含糊。
自从跟了振华以后,一排长赵丁改掉了自身单打独斗刚愎自用的坏习惯,凡事想得更周到,开始向智勇双全的方向发展。依靠自身资历老年龄大的优势,赵丁很能镇住人,但更有优势的是,赵丁更会关心人。
年龄稍大的赵丁被排里的兄弟尊称为老大哥,老大哥赵丁虽然在训练上要求非常严,但在生活上却是异常的温和。
半夜查岗,赵大哥会一个一个地给兄弟们掖好被子。手下的弟兄受伤生病,赵大哥比谁都着急,还会省下自己的饭菜添给伤病员。训练任务太重的时候,赵丁还会帮助兄弟们站岗。
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排里的兄弟无比信服赵丁,训练起来也更加卖力。
二排长根柱也长进不少,乐呵呵的脸上也多出了些成熟。
训练、管理、谈心一套一套的,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们的抗战》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