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正文 第三章 第一节 局面(1/2)
在过去的一两个月的时间里,对于交战双方来说可谓是水生火热,不管以明帝国为首脑的同盟国组织还是以米国和腐国为主的协约国组织在开战之后的这段时间里面,物质和人力上的消耗损失都远远的超过了上一次大战的三分之一,这让有些还没准备妥当的政府高层从一开始就感觉到了压力,大家都想稍微的控制一下战争的节奏,可是很明显,战争一旦走上轨道,就没有任何人能控制住规模。相对于以明帝国为主的同盟国来说,协约国组织由于处于战略攻势阶段,所以在损失上还是比较让人可以接受的,但是这个可以接受也只是对于协约国各国政府高层来说。
在欧洲北部战场上面,以腐国和F国为主的欧洲联军可以说始终对以明国远征军团和铁意志帝国构建的防线施加着压力,但是由于同盟国在战术上面的领先优势,使得欧洲联军人力上面的优势在面对这条弹性防线的时候有点黔驴技穷。更因为协约国组织在装备研究上的落后,使得欧洲联军把开战之初因为偷袭而获得优势局面损失殆尽。
由于协约国组织陆军在欧洲北部战线上面的进攻无力,使得协约国欧洲联军的海军因为资源补给不利也很难对大明非洲舰队形成有效的攻势,两支舰队已经在东大西洋区域纠缠了整整一个多月了。由于缺乏陆军的支援,让占尽优势的协约国欧洲海军也只能用袭击大明在非洲的港口城市来泄愤而无法进行占领,但是就算是袭击也只是刚刚开始就草草结束了,原因就在于大明的非洲舰队本来就等着他们来袭击港口而对其进行偷袭的,可以说整个欧洲战场现在就是一个泥潭。
这种情况对于明帝国来说又是比较乐观的,铁意志帝国和明帝国远征军团拖住了协约国欧洲联军,就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力量去协助米国,这让米国在太平洋上挑战明帝国的权威没有多少底气。对于整个大明来说,现在缺的就是时间,如果按照大明的时间表来看的话,战争应该还要推迟半年爆发最好,但是协约国组织也看出了大明对战争并没有做好准备,进而率先发动的战争。大明的国内企业正在转型,战舰和坦克都还在生产线上生产,由于倭国的偷袭,使得大明本土外围的防御相对的弱化了许多,这种弱化对于时刻准备挑战明帝国权威的米国人来说,让他们的底气上升了不少。
在倭国领土战争结束的时候,米国人因为一路太过于谨慎错失了拯救倭国人的时机,这让整个米国倾其全部海军力量组成的太平洋联合舰队处于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局面,一系列战略思路在第二环还没开始就被破坏,对于踌躇满志的米国人来说没有被气的吐血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就在米国政府和国防部还在纠结太平洋联合舰队下一步应该应该何处何从的时候,太平洋联合舰队的最高指挥官威廉·尼米兹上将果断下达了一连窜让人膛目结舌的命令,登陆部队退回已经占领的关岛进行休整,而其亲率主力舰队分成三路寻找因为要牵制太平洋联合舰队而没有退回明帝国本土基地的大明本土舰队,而此时此刻刚刚结束围困倭国本土任务的明帝国本土舰队也在其舰队司令长官吴士楷上将的带领下转入西太平洋海域进行隐蔽机动。适机准备偷袭太平洋联合舰队。
在海军司令部的最高指示中可以看出来,本土舰队本希望以倭国为诱饵吸引米国海军进行登陆,然后用倭国上面的陆军以及海军陆战队来死死的拖住米国登陆部队来限制米国联合舰队的活动范围,最后合理利用先期部署在倭国大小机场里面上面的远程轰炸机编队配合本土舰队对米国联合舰队进行一次致命的袭击,可是最后整个计划却无疾而终,因为米国联合舰队并没有在意倭国得失,而是就死死的盯上了帝国本土舰队,就此双方在广阔的西太平洋海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追踪与反追踪的表演。
米国人要抓住帝国本土舰队进行一场破釜沉舟式的决战,而帝国本土舰队因为在之前的战斗就遭受了几次打击,不得不避开米国联合舰队的正面锋芒额进行偷袭准备。此时此刻全世界都在关注着这场海战,所有人都知道不管是谁惨败,都将在一段时间内交出整个太平洋的控制权,如果胜利方损失不大的话更有可能改变战争的走向,做到一锤定音的局面。
所有人都在看都在等,但是这一看一等就过去了快一个月,两支舰队却还在做着各自的机动,虽然有时候碰到,但那也只是几次小型的巡洋舰编队之间的侦察试探,而各自的主力部队都只是小心翼翼的规避着对方。现在,双方都是在等着寻找着对方的漏洞,而这个漏洞在双方在海上长期运动之后更显得非常明显,最后率先抓住这个漏洞的是米国方面。当时情况是熬了一夜的尼米兹将军刚刚躺下不久,值星官就过来叫他,尼米兹到达指挥室就看到一架侦察机刚刚发来的电报,而电报中指出在他的联合舰队东北方向70海里处,一支明帝国舰队正在进行补给,通过目视确认,其中就包含明帝国本土舰队三艘主力航空母舰,而在外围更是有几艘明帝国新锐战列舰。此时,尼米兹很清楚,自己这次撞大运了,当即命令联合舰队的四艘航空母舰释放所有的舰载鱼雷机及轰炸机,希望在一个批次之下就能毁灭本土舰队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军魂》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