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百0三回帝前红人(1/2)
次日一早,他们还没起床呢,朱高煦和张辅就来了。
相见后,张辅先道:“秦师兄、陈师兄、萧师弟他们明天就会请假赶到这里,拜见师傅。”
“嗯,我知道当差不自由,而见与不见本就没多少意思。”云天点头。
朱高煦把一叠银票双手递向云天,口中道:“这是丘福那厮买马的钱,我又叫他多拿了一千两作为惩戒。一共是六千两银票,请师傅收下。”
云天不接,道:“还是由你亲自去送给你大舅父为好。想想以前他对你的好,你这个当外甥的,也该尽尽孝心了。”
朱高煦脸一红,忙先点头答应,后道:“我也确实有探望舅父的念头,但他如今是罪臣呀。。。”
言未了,云天已经作色道:“是担心言此获罪而影响前程是不是?今天你就只管去看望你的母舅,若你父皇怪罪下来,我替你被杀头。”
稍顿,复继续质问道:“你也不想想,当年如不是你们的两个舅父暗自相助,你小子能潜入他家偷走好几匹千里马,而没人阻拦?而若不是他故意延误,你们弟兄三个真能就顺利的回北平?”
朱高煦额头见汗了,忙赔笑脸道:“谢谢师傅提醒,我一会就多带些厚礼去看望大舅父。”
“嗯,你爱去不去。”云天脸色稍缓。
朱高煦转而道:“父皇要我时常到这里聆听师傅的教诲。”
云天“嗯”了声,道:“当然可以。但我能教你们的只有武技,而这对治理国家并无大用。所以,你应该多往文渊阁跑跑,常与那些大学士和御史台的人交流,才能了解民意,增长见识。”
朱高煦大不以为然,道:“我最看不起这些表面上道貌岸然,嘴里仁义道德,而骨子里奴颜婢膝的书生。尤其是解缙胡广这两个小人,还害过人命呢。”
稍顿,随即讲出了一个故事:解缙是洪武二十一考中进士的,与建文二年的殿试三甲状元胡广,榜眼王艮、探花李贯都是江西吉安府人氏,成为一时美谈。
解缙、胡广、王艮三人交好,在燕王围城时,他们一同去胡广的邻居吴缚家喝酒议事。解缙陈说大义,胡广慷慨激昂,都表示与燕王不共戴天,相约以身殉国。唯王艮不说话,只默默流泪。
他们走后,吴缚的儿子大加赞赏解缙和胡广大义凛然,有古君子之风。吴缚却冷笑,说:他俩都不是那样的人,只有王艮能以身殉国。
果然,王艮回家后就上吊自尽了,而解缙和胡广都是连夜收拾包裹,跑到燕营乞降去了。
不仅如此,他俩得到宠信后,趾高气扬起来,连当初领着他们去燕营乞降的茹瑺、以及朝廷重臣夏元吉、郑赐、陈瑛等都不放在眼里了。
云天听后苦笑,信口道:“所以说:自古文人相轻,而英雄相惜。”
朱高煦大声道:“这些人自鸣得意,殊不知我父皇根本没采纳过他们所谓的治国之道,只是让他们编篡大典和起草诏书而已。而一旦大典完成。。。”
“打住、打住,日,你是皇子,不能信口开河。”云天忙斥断他的话。
复叹道:“看来你真不是个上位的料啊!”
“朱允炆任用儒生治国,不是自掘坟墓吗?若我有一天得志,必重新审视科举制度。”朱高煦振振有词。
“滚你。。。那个。。。嘿,你怎么一点也没长进呢!”云天摇头叹息,数次想大骂,终究忍了下来。
继而耐心地劝道:“历史上任何一个盛世,莫不是文武兼治。所以,帝王更要文韬武略,才能辨别群臣的能力以及特制等等,而加以利用。不然只会造成重武轻文会重文轻武的局面。。。。。”
搜肠刮肚地弄了许多这方面的词汇,苦口婆心的诱导。
但朱高煦哪能听得进去?插话道:“师傅是当今大英雄,许多武将都想见您一面,今晚我在府里设宴,还请您赏脸。”
“是呀,他们都不希望以后的日子被文臣压制。。。”张辅一向听朱高煦的,要为他说话。
“滚,都给老子滚,老子没那个时间。”云天有点恼羞成怒。
自己一番唇舌全浪费了,而这小子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让他失望至极,看来昨夜的决定是对的!但皇帝既然有这方面的意思,就不是轻易放弃的,而自己如何从这场争位中才能脱身呢?
刚撵走朱高煦和张辅,李景隆和茹瑺、陈瑛来了。
见礼过后,李景隆先道:“昨晚我亲自给徐辉祖送去美酒二十坛,牛羊肉五十斤,另加两石米面。”
云天一笑,揶揄他道:“曹国公变得真聪明了,徐家人必有后报的。”
茹瑺叹道:“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皇后的长兄,不该受此困辱的!”
陈瑛亦点头,道:“可叹世人大都是势利眼,人家一时失意,便不把人家放在眼里了。”
其实他们何尝不是如此,只是看到帝前红人因他丘福被皇帝眼中更大的红人给揍了,而皇帝置之不理,才觉得徐家一定有复兴之日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江山浪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