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8章 黑水(1/2)
“看样子,那个男的是把顾彪带进里面了。”我回头看了一眼地面上的脚印,可是被我们刚刚一走全乱套了,虽然脚印很多,不过有些都是我们刚刚走的,我见状也只好作罢。
周竺霜站在墓道的里面往里看,里面的空间比刚刚的耳室更大,由于不知道什么原因,手电筒光照的局限性很大,不能很清楚的看见里面的情况,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些疑惑,那个神秘男人是怎么带着一个一米八二的男人进入墓穴深处的,这里不用光照几乎寸步难行,更何况刚刚在耳室里遇到的“东西”就把我吓得够呛。
“那里有棺材!”周竺霜歪着脖子指着左边说道。
我眯着眼睛一看,果然在墓室的西南角一处木棺,可木棺后面就是墙面,这顿时让我有些奇怪,难不成是个陪葬的,按照这样的墓葬形式说来,岂不是四周都要弄个棺材?!
我站在墓道里面朝其他地方看了看,并没有发现其他棺材,墓顶是一种墓室四角各起四分之一圆弧,向中间部分合拢,这种墓顶结构我在书上看过,是属于西晋时期创立并盛行的薄葬结构。
四隅券进式墓顶,是属于西晋时期中高级墓室常见的墓顶结构,是将墓顶砖由沿着墓壁平行叠砌改为围绕墓室的转角斜向叠砌,改变了以墓壁为墓顶重量的单向承托方式,两个相邻角券的相交处形成V字形,这种V字形可以深深地插入墓壁的下部,这样的好处就是墓顶与墓壁有效底连接为一体。客服了墓室四角为薄弱点的弊病,极大地缓解了圆形墓顶与方形墓室间的不匹配问题。
西晋统治者继承了曹魏时期的薄葬之风,墓室规模被限制,墓室结构较东汉大为简化,单室方形墓成为高等级墓葬的主流。在此背景之下,为满足中上层贵族对墓室高度的要求,穹窿顶、四隅券进式墓顶均大为流行。现今发现最早的四隅券进式墓位于长沙、襄阳两地,时间为东吴中晚期。
“我怎么觉着,这好像不是主墓室啊?”我看着周围并不算精细的装饰,这主墓室连个大鼎什么的大件陪葬品都没有,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会不会这里的墓主人是个穷鬼啊?”周竺霜也看到了墓室里面的陪葬品。
我赶紧捂住周竺霜的嘴巴,小声急道:“你活的不耐烦了?在人家墓里也敢说墓主人的坏话啊?这可是禁忌!”周竺霜一把拉开我捂她嘴的手:“你那是封建迷信,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讲这些!”周竺霜不以为然地走下石阶。
我见状赶紧跟在她身后,若是遇上机关也能相互照应,我跟在周竺霜身后走着,突然感觉有些不对劲,见前方不远处的木棺材,立马朝周竺霜压低声道:“你干嘛啊?我们可是来找顾彪的,这棺材主和你无冤无仇的,你找他干嘛?”
“我好奇嘛,让我看看!”周竺霜见我还是要劝阻她,只好商量道:“那好,就看一眼,看一眼我们就走!”
“就一眼啊。”我没坚持多久就妥协了。
我和周竺霜走到木棺旁,木质经过常年累月的风干,已经十分的薄脆也看不出是什么材质的木头,上面铺了一大层的积灰,灰尘下面能隐约地看见一些汉代风格的雕刻,不过汉代几乎是把战国时期的工艺给沿袭了下来,有些相似之处也不算意外。
“小,,,小槐。”周竺霜声音有些奇怪。
“怎么了?”我听到声音不对劲,赶紧将目光移到周竺霜身上,只见她站在原地有些手足无措地看着棺材后面,我见状心里不禁一震,难道这后面?!
“是什么?”我轻咽一口气问道,手里头握着手电筒的手指也紧了些,说完我缓步走上前,心脏扑通扑通地狂跳,脑海里不断脑补着后面有多么可怕的情形。
我走过周竺霜身后,往棺材的一侧看了一眼,地上就摆放着一盏已经烧完长明烛,也没什么啊?!
“这棺材,被人打开过。”周竺霜指着棺材声音有些打颤地说道,我一听顿时有些好笑,摆了摆手说道:“怎么可能呢,那个神秘人带着顾彪一米八二的大个,要是他想跑,怎么可能在这里浪费时间,况且如果地下哪里机关最多,那就是这了,看那神秘人的作态,很可能就是个盗墓的,嘶,你说他干嘛要带走顾彪啊?”
“那你说这是什么?”周竺霜指着棺材的一角说道,我一听心里噶哒一声,不会吧?!
我拿着手电筒朝棺材盖上望去,果然,在棺材另一侧有被人撬开的痕迹,难道说顾彪被那神秘人藏在这里面了?!
“顾彪!”我见状也不拖拉,赶紧找工具打算把这棺材撬开,这种棺材的密封性都很好,从刚刚进来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要是顾彪真被神秘人丢在里面,万一憋死了我罪过就大了。
周竺霜听到我叫顾彪名字,顿时也反应了过来,和我一起把包里的东西都倒出来,我咬着手电筒一看,还真是杂乱啊,从零食到铲子应有尽有,我挑了根顺手的兵工铲,便赶紧去敲棺材了。
棺材存在年代已久,木质都很脆,里面的水分都已经被完全风干,棺材盖也很轻,没费多少力气就打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鬼拘魂》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