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6章(2/3)
,要求亲情、友情,如果没有得到,可能就会视为是遗憾。到了咱们这个圈子,什么情啊爱啊都被弱化了,它们更像是一种符号,有当然更好,没有也无所谓,只要钱能多到那个份上,所有不满都会填满。就像罗斯柴尔德家族那句至理名言,金钱一旦作响,所有不和谐的声音都会戛然而止。”
这几天萧绮甚至想过,她和陈炘的差异从根上说是观念的不同,他不仅看重社会地位和个人能力,也会看重家庭和感情,这是大多数中产阶级家庭都在平衡的东西。这个阶层的人已经满足了中等阶层的生理需求、情感需求和安全需求,但他们还渴望追求高层次的需求,比如自我实现需求,比如阶层晋级。
你看,到了高层次这里,情感需求已经弱化了。
也有人说,中产阶级是相对于上流社会拥有更优秀品质的阶层,这话听上去像是在骂人,好像中产阶级之所以无法跨越阶层是因为还不够“卑劣”,而上流社会之所以是上流社会,是因为他们更早一步屈服于人性的恶。
虽然萧绮没有干过违法乱纪的事,但圈内有不少人都在普通人认为的社会边界上游走,而且习以为常。
比如一个富家公子干了坏事,本应该受到制裁,可是钱给的实在太多,多到足以将那件事抹平,那么在这个富家公子看来,那就不是“坏事”,而是买卖——凡事皆可交易。
这样的观念,陈炘必然无法苟同,换做萧绮和姜禹,他们虽然也表示唾弃,却不至于因此愤怒。
他们不是没有是非观,是类似的事实在太多。而且愤怒也做不了什么,只是浪费自己的情绪罢了,最多也就是自我约束,不和这样的人同流合污,将时间花在更有利于自己的投资上。
最主要的是,他们都相信,这个世界有一套运行规则,没有界限感的人即便在这个圈子里,早晚也会因为做的事而淘汰。
这边,姜禹听到萧绮的长吁短叹,已经“解读”出更深一层,可能连萧绮自己都没意识到,她的话已经暴露出她的真实想法。
她是在否定她和陈炘的关系,打从心里不愿意长期处于降级迁就的状态。
不过他已经学聪明了,如果他直接点出来,萧绮反而要叛逆一下。
姜禹便这样说道:“关系的磨合都需要一个过程,你我当初也不是一开始就合拍,也经过了磨合期。磨合么,总是带有痛感的。”
他们有么?
萧绮回忆了一下,发现自己印象中好像没怎么疼过。
姜禹见状,叹气:“我有。”
萧绮:“我怎么记得很和谐啊。”
姜禹:“可能是因为我一直在迁就你。”
萧绮:“你不要说得好像自己多委屈似的,我哪里需要你迁就?”
姜禹:“见异思迁,得一想二。”
萧绮:“???”
两人对视了好一会儿。
萧绮气道:“你不给建议还翻我旧账。”
姜禹却笑了:“作为朋友我已经劝过了,你的抱怨我也听到了。你纠结的是价值观和阶层的问题,可这件事你从一开始就知道,门不当户不对的问题早晚都要面对。而我看到的是,这段感情对你来说已经形同鸡肋。”
这一次萧绮没接话。
他的话是不好听,却一针见血。
其实有些意思已经装在她心里了,她只是不想太早揭开,只是不论早晚,她都要面对。
作者有话说:
我看评论区有亲提到三土姐(周垚)和萧绮的对比。
其实这个系列描述的差不多都是都市价值观和爱情观,其中周垚、叶沐都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还是属于中间混的比较好的。
尤玮那本,她在起跑线上就输了一大截,但她有能力,只是欠缺更高的平台,所以她对于往上爬更加执着。
萧绮又是另外一个级别,所以同一件事,这四个女主看的角度和理解层面就会不一样。
怎么说呢,中产圈试图往上跳,但没成功的例子,我在生活里见过不少。
不只是身份地位的问题,观念上无法融合,还有对世界理解的角度差距太大,价值观上还要遭受很大冲击,属于自小建立起的认知被推翻的过程——中产会显得尤其“天真”。
至于圈子文化,就只说北京,还是很浓厚的。
我有个朋友家里都是银行口的,她虽然不是“豪门”,但也算是“壕门”,过年过节亲戚送的礼物都是六位数起跳。
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有次吃饭,她有个玉镯我一眼就看出来是小六位数,但她自己没什么概念,不知道有这么多,只知道是表哥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你也会有人嫉妒》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