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章 吃饭时的浮想联翩(1/1)
“谢学弟,看上去很饿呢?”学长柳如明在国子监后院大食堂的角落里,看见有一面之缘的朱瞻墡和谢惴,便端着自己的饭盒,来到他们身边坐下。
朱瞻墡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确实。”
从谢惴早上把他的包子都啃了,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谢惴现在也已经吃了许多,却依旧没有停下的意图,也不见肚子鼓起来,谢惴兄显然是饿死鬼投胎来的。好在国子监的食堂不限量。
上午,学长柳如明将朱瞻墡和谢惴领到西三堂后,便回到国子监的门楼那儿,接待后续到来的学子。
而朱瞻墡和谢惴在漫长的等待中,被助教安排在了正义堂。因为他们都是没有经过考试入国子监的“例监生”,“荫监生”,被默认为未读全四书五经的“纨绔子弟”。
这样的分配方法显然是不妥当的,更是有人提出异议。不过负责具体教书管理的博士也给出了解答:只是暂时这么安排。日后考较后,学优者,自然能晋学,不达标者,也要回正义堂继续埋头背书。
被分配到正义堂的有一百二十八人,正好偶数,便平均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小班,每个小班三十二人。
朱瞻墡和谢惴一起被划到了乙班。
之后,他们排队领了监生服,和日常用品,这些东西会在换季再次发放,即“六月赐夏衣,八月授冬衣”。
然后是吃住,国子监是全包的,在国子监吃大食堂,住学员宿舍号房。所以,在领完东西后,助教开始为他们安排住宿的房间。
鸡鸣山脚下,连到玄武湖,绕着一圈圈的平楼,这些都是国子监的学生宿舍。
宿舍离学堂还是有些距离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国子监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多,这些宿舍都是后盖的。
宿舍分为天地玄黄四等房间。
西三堂只能住进玄黄两个字号的房间。玄黄字号的房间左右各有长榻,铺上床铺,就可供八人卧榻,与后世宿舍也差不了太多。
而天字号和地字号就是更为舒适的双人间和四人间。
如果住不惯合宿,也可以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或者走读回家住。国子监并不做限制。
谢惴抢占了宿舍最靠近墙的外铺位置,朱瞻墡便选在他的旁边,铺好自己的床单。
国子监的学子,每个月只有两天休息,分别是每月的初一与十五。每日都有严格的作息时间,上课分早晚,由博士、助教讲课。
每月十四号,早上有大课,全体成员均得参加,由祭酒、司业主讲,监丞、博士、助教等依次序列,学生拱立静听。
不过,这是西三堂的规矩,东三堂的高年级学子的空余时间其实是很多的,因为他们不必在背诵上继续花功夫,四书五经对他们而言算得上倒背如流。
而国子监本身的规矩,自靖难之役后,就没有那么严苛了。只要月考考试没有缺席,负责纪律管理的监丞通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于原因嘛,也很简单,第一就是永乐皇帝朱棣,朱瞻墡的judy爷爷,相较于明太祖朱元璋,对于具体事务的管理没有那么严格。
第二个原因,就是“例监”的学生多了,也就是“差等生”多了,也严格不起来。
至于为什么交钱入学的学子多了?自然是因为judy缺钱。
打击元蒙要钱,国家治理要钱,修燕京皇宫殿宇要钱,下西洋要钱,朝贡体系要钱,救灾抗疫要钱,百官俸禄,大军粮饷,后宫例钱,总之哪哪儿都要钱。
所以钱是个好东西,国子监能自给自足,不用朝廷掏钱,最好不过。
如此入学安排后,助教就不再管新生了,只是叮嘱,下午虽然是空闲时间,但第二日一早卯时,就要在学堂点名上课。
话说回来,国子监虽然包吃住,还有例钱补贴可拿,但食堂伙食其实是很糟糕的。
说实话,哪怕已经习惯了古代的饮食,朱瞻墡还是吃不下国子监的饭,他不知道这是不是国子监故意而为之,还是就没有会烧菜的厨师。
后世学校食堂的大锅,至少还有些肉的味道和味精的味道。国子监的饭菜只有苦盐巴的味道,当然,盐在明朝这个时代依旧是珍贵的调料。
朱瞻墡开始想念早上似乎很一般的包子。也正是这时,出现本章开头的一幕,学长柳如明在他们旁边坐了下来。
朱瞻墡问学长柳如明:“学长,国子监的伙食一向这么差吗?”
听言,学长柳如明停住了往嘴里扒拉饭菜的动作,很难
不想错过《大明朝的叔父摄政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