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2章 第一个绘制世界地图的名头归我老婆了(1/2)
一年后,朱瞻墡都成为了一名老水手,郑和舰队也已经驶到忽鲁谟斯。历史上描述的“远者犹未宾服”,指的就是这里。
此地,也是大明宝船所能承受的最远距离。
大明宝船“大福号”,作为这个时代的海上霸主,用了“五千料”的大木,排水量高达2500多吨。甲板上竖着四杆长十多米的桅杆,配备相同五根的卧桅,在需要时才支撑展开。
甲板下有三层,每层高两米多,里面除了船员休息的房间,就是堆积的物资。船体的后半部,建有楼阁高台。
如此庞大的中式帆船,依旧有它的时代的局限性。它没有类似三角帆一类的配备,其主要依靠和利用大面积顺风优势的横帆。
横帆是一种硬帆,兼具两种功能的驱动,一,是可以轻易驱动全身木质结构的大明宝船;二,则是在顺风或侧风时,可以使大明宝船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大海中快速航行。
而三杆帆船不但包括了横帆,也有帮助船只利用逆风和侧风航行的三角帆。欧洲人关于三角帆操纵技术,在大航海时代才成熟。百年后的小型三杆帆船的圣玛丽亚号(哥伦布首航美洲舰队旗舰),配备了1面主帆与3面附帆,完成了地理大发现。
郑和这样的时代伟人,在阿拉伯国家的海域,其实已经观察到阿拉伯帆船上的斜三角帆。
阿拉伯人可以操控风帆,在船的横位上做大幅度转向,让风帆和船本身的长轴线形成一线,也被称之为纵帆船。
郑和在这次出海前,已经仿制了一些可以逆风快速航行的纵帆船,来到忽鲁谟斯后,他就派遣这些小舰继续奔赴和探索红海、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沿海。
而忽鲁谟斯也就是后世的伊朗东南的米纳布附近,临霍尔木兹海峡。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同样在这里修建了城栅、仓库,作为往后航行后的休整基地。
郑和目光之远,真是空前绝后。
美利坚为什么没有对伊朗动手,因为霍尔木兹海峡不但是东西方国家间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它更重要的地理意义在于,它是波斯湾石油通往西欧、美国、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伊朗就其军事实力而言,也不过是第二个伊拉克、阿富汗。但是它们的导弹足够覆盖这狭小的海上通道。
现在,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还处于秩序混乱的年代。虽然他们的商人虽然一直联通着亚欧非三块大陆的商贸往来,传播着伊斯兰文化,但始终受制于奥斯曼帝国,直到1505年,萨非王朝的建立,也标志着古代的“伊朗帝国”重建。
忽鲁谟斯作为连接中东地区的波斯湾和阿曼湾的狭窄海峡,亦是阿拉伯海进入波斯湾的唯一水道,停留在海岸的帆船亦是不少。
朱瞻墡第一次踏上中东的土地,同郑和一起墡拜访了当地最主要的势力,这种类似“拜码头”的行为,全世界都是如此,而朱瞻墡也已经驾轻就熟。
也没有什么不长眼的人敢打大明舰队的主意,毕竟两万人的正规水师军官,配备大明最强大的武器,还有七千余各类后勤保障人员,两百大小、功能各异的海船,足以掀翻一个小国。
“皇孙殿下,在这里休整三个月后,就可以启程回大明了。”
朱瞻墡点点头,他从来不会插手郑和航行、和指挥。他也清楚明白休整三个月的缘由,一来是大船修复,本就耗费工时,二来,郑和还想这里寻找“瑞兽”,作为奇珍异宝,带回大明。(其实就是非洲大草原上的狮子、长颈鹿,以及各类动物。)
“对了,郑公公,我可以搭载普通舰船,去红海吗?”
“红海?殿下,外邦各国情况复杂。恐有危险。”郑和当然知道红海是阿拉伯半岛左侧的海域。那里的海岸两边的戈壁在阳光照射下呈现红色,倒映在海里,海水先呈现一种朦胧的泛红。
此外,在某些时候,红海会泛起红潮。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东北岸气候酷热干燥,海水蒸发非常快。因此,红海成为世界上含盐量最高、水温最高的海。红海较高的水温和浓浓的盐度适合一种呈红色的藻类在这里大量地生长和繁殖,海水自然就被映照成红色了。故此当地人称之为红色的海。
郑和不明白殿下一直以来安安分分,在船上,不是看书,钓鱼,就是打牌、踢蹴鞠。靠岸了,就和皇孙妃牵手逛逛当地的街市,这次怎么会突然想驾小船,去红海?
“不行吗?那就算了。”朱瞻墡其实没什么特别强烈的需求,就是想去看看尚未开凿的苏伊士运河,和古埃及。
“对了,郑公公,送你一件礼物,差不多完工了,接下来,就要看郑公公能不能继续完善下去了。”
“礼物?”
“咱们先回大福号。”大福号就是大明舰队,旗舰宝船的名字。
从岸上回到大福号的阁楼上,朱瞻墡给郑和展示的是挂满了整面墙的巨大羊皮纸地图:“当当当!”
“殿下,这是世界堪舆图!”郑和震惊到无以复加,以他的见识和眼光,自然一眼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朝的叔父摄政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