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7章 前往燕京、宣府和大同(1/2)
银行开业首日,吸收存款不多,合计也就十万余两,但朱瞻墡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多。
不过朱瞻墡还是发现了不妥之处,例如除了年存款,也应推出有月息的存款。这样虽然减少了存款的时间,但可以让百姓早日验证银行的信誉。
故此,朱瞻墡让兴业银行及时作出调整,推出月存款和相应的利率。后世,支付宝更是给出了日息,逼得银行也不得不紧跟时代的脚步。
银行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之后就是正常经营。
年后,朱瞻墡带着苏杞礼、白子琪,以及林掌柜推荐的同窗,曾文清,经运河,前往燕京。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银行培养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任务自然是在燕京设立分行。
朱瞻墡先来到镇江,这里也是长乐帮的总部所在地。石破天更是亲自带了十来人,听候朱瞻墡的差遣。
在镇江,朱瞻墡搭船,沿着运河,一路北上,到来通州。
在现代,通州已经是北京六环、七环之间,离北京城已经很近了。
朱瞻墡进了城,找到牙行,打听了燕京的地产情况。牙行不是牙医,他们是古代在市场上为买卖双方说合、介绍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商行或中间商人。
确实如乔老爷子所说,燕京大多数的地契,都在一神秘势力手里。
这神秘势力,其实就是东宫太子府。
朱瞻墡问牙商:“那西山呢?”
朱瞻墡为什么在意西山?因为很多明穿都说过西山有煤,且属于郊区。
牙商回答道:“西边多是荒山,地广人稀,官府衙门倒是没有怎么将山地注册成契。”
“哦,原来是这样。”朱瞻墡两眼放光芒。他指着牙行的地图说道:“那这里呢?”指的是昆明湖畔,万寿山山脚下。这里是未建的清颐和园的选址。
“这里倒是有很多农户,在湖边开垦种田,已有不少地契。”牙商如实答道。
“这里,到这里的地,我全要了。原本的农户想要继续耕种,我可收为佃户,他们除了交朝廷赋税的那一份,再交一成,作为物业,vushi,就是管理费用。”
牙商人眼睛同样一亮,这可是一笔大买卖,他估算了一下,说道:“这位客官,这可至少得二十万两银子。西山倒是花费不多,只需要在衙门上下打点,收取地价,即可注册地契。但是昆明湖畔,这些农户不一定愿意拿出地契。”
朱瞻墡摆摆手,道:“昆明湖这边,尽力而为。西山既然能拿下,那就尽早去注册文书。具体事项,你和我的掌柜细说。”
人尽其用,林书奇掌柜推荐的曾文清投效他已久,现在终于有事务交给他。他也将成为朱瞻墡在燕京的总掌柜。
朱瞻墡转头对曾文清说道:“曾先生,这买地之事,就全然拜托了。”
曾文清自然拱手应允道:“东家放心,在下一定将此事办妥当。”
在燕京呆了十多日,为银行选址,为雇来的工匠讲解银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后,朱瞻墡就从燕京出发,沿着太行八陉之一的军都陉,准备前往山西。
山西,即太行山之西,古称河东,即黄河之东。山西为太行、黄河相夹,乃山河襟带之地。
军都陉就是居庸关关沟。居庸关形势险要,为太行山与与燕山山脉的交界,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
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绮丽的风景,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居庸关距离燕京不到百里,也就是五十千里,是燕京对北方蒙古的最后一道屏障。朱瞻墡行程不算快,三天到达了居庸关。
没有多做停留,又继续出发,过怀来,至宣府。明程道生在《九边图考》中称:“宣府山川纠纷,地险而狭,分屯建将倍于他镇,是以气势完固号称易守,然去京师不四百里,锁钥所寄,要害可知。”
宣府,也就是后世的河北张家口,始于明,盛于清,衰于民国,被誉为“草原丝绸之路”、“草原茶叶之路”的张库大道的起点。
吕家皮革掌柜,吕伯方的长子,吕嘉茂早就在此等候,为朱瞻墡接风洗尘。吕嘉茂经常带队,进入草原,对草原近况了如指掌。
在宴席上,朱瞻墡见吕嘉茂的儿子,吕俊杰颇为出众,便问他愿意帮助他管理山西事物?吕俊杰年纪轻,但是父亲总是管着他,从来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于是欣然答应。
第二日,朱瞻墡带着吕俊杰继续西行,来到了目的地,山西大同。
大同是两汉明郡,北魏京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隅之要塞,为扼守晋、冀、蒙之咽喉,中原之藩屏,北方之锁钥。
从燕京到大同,朱瞻墡总共行了十三天,除了在宣府小做休整,全程可谓风尘仆仆,但并不觉得有多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朝的叔父摄政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