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战国从赵王雍开始 > 第七十二章 九月既望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二章 九月既望(2/3)

目录
好书推荐:

足准备,这个时代由于战争的不确定性和残酷性,使得人们心理自然产生一股恐惧、无助之感。

而人们消除这种恐惧的办法,便是将希望寄托于神灵的庇护之上,以祈求神灵的保佑。这种行为又被成为军祭!军事祭祀类型众多,仪式繁复,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从军事祭祀的时间上来划分,可以分为出征前祭祀、临战祭祀和战后祭祀。

在赵国的军队中便有专门用于战前祭祀‘团队’,称为‘军社’,军社内有祭司和专行操作的祀兵。

而今时代,是一个神权与王权并存的时代,在庶民的眼中,各个国家的君主皆是得受天命,才得以统御万民。鬼神的观念和宗法的制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军事祭祀不只是起到了振奋军心、鼓舞斗志的作用,更是一种束缚的手段。

若是按赵雍以前的观念,这种行为无疑是落后的、愚昧的、不可给予的,但当他真的身处这个残酷而又真实的大世界,他才发现以前的自己是多么天真。

战前祭即为:祭天神,祭宗庙,祭社稷。

赵雍规矩地跪坐在祭鼎前,耳边听到大祭司口中喃喃诵道:“通类乎上帝,通造乎祢(祢这里指宗庙),通子宜乎社……”

喃喃之声,听得赵雍稀里湖涂。

但上天似乎感应到了大祭司的虔诚,西风呼啸而起,祭鼎内的火势骤然盛大,台下的军旗被吹得咧咧直响。

片刻的沉静后,大祭司缓缓转身对着赵雍深深一拜,随即转身朝着台下退去。

侍立于一旁的太卜,跪俯上前,在赵雍耳旁轻声说了几句。

赵雍微微颔首,随即起身,悠步走到台前。他身后的嫔妃、重臣也随即起身,站在他身后,面容皆肃穆。

赵雍手扶长剑,凝目扫视台下诸军一周,一字一句道:“今日楼烦、林胡,背盟弃义,犯我北疆!肆意挑起战端,杀我同袍、掳我妇孺、毁我家园!寡人今日将携尔等,亲赴代地,尔等随寡人,跨越长城,以绝我赵国北疆之患!”

“大王万年,赵国万年!大王万年,赵国万年!大王万年,赵国万年……”

台下的将士顿时齐声高喝,呐喊声盖压过呼啸的狂风,回荡于天际,经久不散!

“来人!为寡人的勇士取酒!寡人要亲自为我赵国的锐士壮行!”

……

……

三日后赵国大军行至阏与(今山西和顺),邯郸距离阏与将尽三百里,赵国大军三日而到,可以说是全力行军了。

一天负重奔袭八十里,也就是在赵国国境内,赵雍才敢如此下令全军加速兼行。

阏与是座大城,位于韩、赵两国的交界线,东依太行山而建,北接晋阳、南下上党,也是邯郸北上的必经之路,原本属于韩地,赵襄子时与韩交换而得。

阏与守将唤作旬成,此时早已等候在城外准备犒军。

赵雍早已下令,大军沿途所经城镇,当为大军补给当日粮物。

为防止军队扰民,同时下令,大军一律在城镇外驻扎。

同时赵雍身体力行的为三军将士做榜样,数日来与将士共于军营过夜。

秋分将至,白昼便显得愈发短暂。

辰时未过,夜幕便悄然覆盖了白昼,月色不知何时顶替了夕阳。

阏与城外,赵国的大营以赵雍的王帐为中心朝着四周扩撒开来,黑压压一片、覆盖了方圆十数里之地。微弱的月色洒落,此时映照的整个大营就像一条熊熊燃烧的火龙。

中央王帐旁的辅帐内,烛火通明。

大帐中间的几桉上,正横铺着一张绘制精细的堪舆图。

赵雍盘坐于上首,目光凝视着图纸,手指无规律的敲打着几桉。

“王上,而今崞地边境的楼烦人没了动静,以将士们的行军速度,最多再有十日便可至代城。我赵国大军是否要分兵一部分固守在阏与左近?”北营都尉张远出声说道。

今日正午时分,先遣部队的斥候传来消息,原本汇聚在崞地、汾水旁的楼烦主力部队突然全都消失不见了,只留下了几千残兵继续袭扰。

至于是往北去了,还是龟缩回了腹地伺机而图谋河东,一时赵雍等人也判断不准。

“分兵不妥,晋阳兵盛。臣认为,单以晋阳之兵足可固守河东之地。”赵成说道。

这次北征,赵雍怕他这个好三叔留在邯郸搞幺蛾子,遂令其随军北上,同时也想让他能看看新军的战斗力,毕竟实践才是最好的证明。

“臣赞同大司寇所言,就算楼烦大军南下,一时半会也啃不狼孟(山西阳曲)。而我大军若是分兵,楼烦大军一旦北上与林胡合兵一处,代地危矣。”西营都尉牛赞附和道。

赵雍听到这话,下意识地瞥了他一眼。

牛赞在邯郸大营演兵时,曾公开反对改革兵制,而今想来,他必然是守旧派的骨干。

张远再揖道:“若楼烦与秦军合兵一处,秦国趁机跨过洛水,袭我定阳(陕西延安东南)、平都(陕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战国从赵王雍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