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九章 伐赵(2/3)
,张仪已背我秦国,此时又正为魏相,他此时为何又书信于大王,臣不解……”
嬴驷瞥了他一眼,语气幽幽道:“这当今世上能真正窥见张仪之心者,没有几人。桑邱一战,张仪连横之计受挫,致使我秦国大败,后来又接五国会盟、合纵伐秦。张仪一直懊恼,觉得愧于寡人、愧于秦国。
恰逢,天祝我大秦,三晋、齐国遭百年难得一遇的洪灾,张仪认为时机到了,可以盟宋、越以攻齐、楚,牵制两国,同时我大秦再出兵伐韩、魏得破五国合纵。于是,在朝堂之上,他假装不堪忍受寡人之责,不堪忍受众臣之讥,愤然辞官。
其实呢,是他和寡人商量好的。哈哈哈哈哈……”
赢疾早已是一脸惊鄂之色。
嬴驷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认真道:“能得张仪,实乃是寡人之幸,秦国之幸啊。”
赢疾顿了顿,道:“那臣弟就为张仪担忧了,难道魏王和魏国群臣,就看不出这是反间计?张仪是回母国,却有深入虎穴之险啊。”
“所以寡人才让汝率大军攻魏,就是明着告诉魏王,如今魏国只能依附于我秦国,这样张仪在魏国便可安然无恙了。”嬴驷缓缓解释道。
赢疾听罢,深深拜服。随即将问题摆回了正点:“王上真的要与赵国开战?”
“汝以为有何不妥?”嬴驷站头问道。
赢疾道:“臣弟不敢妄下断论,只是魏、韩虽然新败于我大秦,但就怕两国……”
“临阵倒戈?”嬴驷随口说出了赢疾的担忧。
赢疾迟疑了片刻,道:“哎!臣弟多虑了,谅两国也没那么大的胆子。况且如今赵国北疆遭战,又逢水灾,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能失去。且臣弟早就听说,这赵国的新君,不及弱冠便能通政、伐战,臣弟早就想摸摸这个赵国中兴之君的虚实。”
“哈哈哈,寡人听汝之意,汝亲率我大秦铁军,好像是还不能保证必胜。”嬴驷笑道。
在他看来,就算是赵国此时倾全国之兵同秦作战,秦国依然能战而胜之,更何况此时秦国还有魏、韩两国在一旁协助,而且面对也是一个千疮百孔的赵国,如何能败?
在嬴驷看来,此时的赵国,正是千疮百孔。
“多年未与赵国作战,不摸底……”赢疾如实道。
嬴驷骤然转头凝视向他,神色肃穆地回道:“此战秦国不会败,也不能败。此战若败,燕国必然会再次倒想赵国,如此以来,张仪鼓吹多年的连横之策,就会彻底告破。到时五国合纵再成,秦国危矣!”
“喏!臣弟谨遵王命,定不复王上重托!”赢疾掷地有声道。
……
……
韩都,新郑。
韩王宫朝殿之上,韩康眼神澹漠地注视着殿下争吵不休的两派大臣。
“父王,我韩国刚刚败于秦国,将士们尸骨未寒,如今再随着秦国伐赵,诸侯又该如何看待我韩国?”太子韩仓悲愤地说道。
司寇韩林立即出声反驳道:“太子此言差矣,相约三晋合纵伐秦,赵国却失信不来,以此致使我韩国兵败。且,而今魏国已经同意合秦伐赵,我韩国就算不从,又如何?”
“王上,魏国反复无常,先是让公孙衍邀我韩国合纵,后又命张仪为相,如今更是转头倒向秦国,准备伐赵。魏国朝秦暮楚,天下皆知,我韩国若是跟在魏国后边,恐怕讨不到好处,臣请王上速做明断。”韩相公仲侈道。
“相邦不妨明说。”韩康道。
“我韩国不妨盟齐、楚,以防秦国。”公仲侈道。
“齐国而今政局动荡,恐怕不愿得罪秦国。楚国亦忙于应付越国,且觊觎我韩地久矣。相邦此举,依臣所看,不过是拒虎进狼。”韩林道。
韩康微微颔首,随即对着未发一言的安成君韩修,问道:“王叔以为如何?”
韩修乃懿侯之子,昭侯之弟,曾随昭侯共拒魏国,参与韩国变法。如今已经活跃韩国政坛三十余年。韩康称王后,便封自己这位恪职尽守的叔叔为安成君。
韩修年纪虽大,但脑子却不湖涂,闻韩王言,揖拜道:“依臣看,魏国向秦示好,不过是为秦所逼,权宜之计。且合纵乃魏国发起,臣不认为,魏国会独自撕毁合纵盟约。”
韩修这番言语,虽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但并没有解决韩国如今所面对的窘境。
“从秦伐赵,我韩国起码无近忧。但若反秦,秦国大军掉头攻韩,亡国就在眼前!望王上明察!”韩林厉声说道。
“父王不可……”
韩康抬手打断了韩仓的话,凝视了韩林一眼,随即高声道:“寡人决定,我韩国同意秦国相邀,共同伐赵!”
*
一轮新月划过精致的角楼,给高墙内洒下一片朦胧昏黄的光。
韩康走下乘舆,对着一旁的宦者令轻声言语了几句。随即在侍者的簇拥下,目露疲惫地向后宫行去。
对赵开战,实非他本意,但如今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秦国势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战国从赵王雍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