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百七十九章 想把大家买下来(1/2)
青桔少女第一张专辑,最后总共卖了108万张。
其中实体专辑共售出18.4万张,剩下的全都是电子专辑。
没错,这张专辑第一周就卖出了大概14万张实体专辑,随后的时间,销量简直是断崖式跌落,就像挤牙膏似的,每天只能挤出一点点。
所以在实体专辑部分,这张专辑其实是亏损的,最后靠电子专辑才勉强算是赚到钱。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做第二张专辑的时候,几家公司的老总其实都不希望杨轻语再出实体专辑。
因为这样做成本实在太高了!
试想一下,做一张电子专辑,只需要音源,其他什么都不要,而且可以做到“o-to-o”,也就是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中间完全没有任何环节。
但是实体专辑呢?
就算不考虑版权费,你制作磁带所需要的材料费、人工费,铺货所需要的运输费、利润分成,还有线下所需要的营销、海报等费用。
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钱,一分都省不了!
再加上你出实体专辑,就必须要拍mv,不然你总不可能拿空白碟片去给观众放,而这笔费用,又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这么一算下来,如果做实体专辑,一张碟片就算卖50块钱,可能也只赚几块钱,但是如果卖电子专辑的话,一张就算只卖20块钱,也能赚到17,8块钱。
你说歌手是宁愿卖实体专辑呢,还是宁愿卖电子专辑呢?
当然,电子专辑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说刷销量、数字作假,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乱七八糟的东西。
但是对资本来说,这些重要吗?
把一百张专辑卖给一百个人,还是把一百张专辑全都卖给一个人,这些对于资本来说重要吗?
资本唯一关心的,就是他们最后拿到手里的钱,到底有多少!
所以刷销量、冲排行榜之类的东西,对于资本来说,不仅不会影响到他们,反而令他们相当欢迎。
资本恨不得一个听众就能买上几百上千万张专辑,这样他们反而能赚更多的钱!
所以资本才会推出“流量”这种东西,市场上才有了一种叫做“韭菜”的农作物。
而王竞辉反对杨轻语出实体专辑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这样。
在他们看来,如果青桔少女不出实体专辑,那他们就可以在成本、营销费用等方面,大大的省一笔。
而按照青桔少女第一张专辑的大卖趋势,如果只做电子专辑的话,那这张专辑所赚的钱,至少比第一张专辑要多100倍!
之前杨轻语说第一张专辑之所以要做实体,要拍mv,那是为了给青桔少女扬名。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更快认识青桔少女,把青桔少女的身价迅速抬上去。
这一点她做到了,王竞辉等人也感到非常满意。
但是现在,王竞辉等人更想的是赚钱,而不再是扬名了。
因为他们觉得,青桔少女现在的名气已经够了。
反正只是一个女团,就算做得再好也不过就这样了,你总不能让女团像天王天后那样,还能在颁奖礼上拿下个什么大奖吧?
那不现实。
毕竟娱乐圈一直都有鄙视偶像团体的传统,只要是这种带有流量特征的偶像团体,不管你做得再好,都不可能那道什么正儿八经的大奖。
哪怕是做到顶了,也只不过拿一些野鸡奖,或者是最受观众喜爱的奖项等等。
这个想法,不仅仅只是王竞辉一个人有,事实上,其他几个公司的老总们也有。
只不过他们不像王竞辉那样,明明受了杨轻语那么多好处,却还能舔着脸堂而皇之的说出来。
他们比王竞辉脸皮稍薄一些,这种过河拆桥的事,他们不好意思说出来。
不过既然王竞辉已经提前提出来了,那他们就再也没有什么顾忌了。
几家公司的老总在和杨轻语谈的时候,都是说第二张专辑就不要再搞什么幺蛾子了,直接用最省钱的方式发出来,能赚到多少就赚多少。
他们觉得青桔少女反正都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明年这个时候,成团的合约就已经到期了,到时候大家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何必还去考虑什么名不名气的问题呢?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些话,把杨轻语给气得够呛!
她还以为经过自己的一番思想洗礼,这些公司已经摆脱了那种小富即安的平民心态,开始有了更多地追求和更大的志向呢。
谁知道王竞辉这么一说,他们就彻底露馅了。
他们最终的追求,也不过就是趁着青桔少女还红火的这两年,尽可能多的多捞一点而已。
这些人为什么这么鼠目寸光呢?
杨轻语搞不明白。
明明青桔少女现在声势正盛,如果好好地经营一番,将来说不定还有可能成为国民女团,哪怕比不上s.h.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等身天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