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2章 中夏互联网建设(2/2)
。
电脑有了,下一步就是网络了。
赵德彬简直是盼星星盼月亮,希望能早点拉上网线。
只可惜,在1989年,中夏国基本没有网络。
就连这时候的电脑病毒,也不是通过网络传播,而是通过软件、软盘和数据交换传播的。
在赵德彬的记忆中,他应该是在96年以后才开始上网的。
当时,他们楼下的办公室改成了网吧,赵德彬天天晚上过去上网,也不要钱。
赵德彬在2000年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电脑,8700块钱,是他搞得第一笔外快挣的。
这么想想,赵德彬感觉,距离自己能上网大概还需要等上几年。
事实上,中夏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是国都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钱天白先生于1987年9月14日向西德的卡尔思鲁阿大学发出的,内容为“acro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由于当时网络环境限制,这封电子邮件花了6天的时间,于9月20日到达收件方账户。
当时,西欧接入互联网,是在1983年,而西德接入互联网,也就是在1985年。
国家从1989年起,就开始了互联网的建设。
1993年,中夏国自主建设了第一张互联网络——国都关中村示范网。
1994年4月20日,关中村地区教育与科研实施示范网络通过美国sprit公司的64k专线,实现了中夏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在94年之前,中夏国是存在互联网的,只不过网络只用于zf、大学、科研机构,并没有实现广泛的民用。
中夏国普通人接触互联网,基本都要等到1996年之后了。
所以,赵德彬再怎么急都没用,要想上网,他还得等几年。
不想错过《重生之互联网致富手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