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67(1/1)
琴的模样?我对于自己的反应感到不解,这应该是一种异常的反应……
随著季节的更替,春天到了,冬天走了,我也已经升上了高三。
我跟理佳因为编班而分到了不同的班级。然而我们之间的交情却没有特别的变化。我们会尽量挑选同一节课后辅导听课,然后坐在彼此的旁边。尽管这些都不是经过了特别的协议,但我们也会很有默契地轮流到对方的班上,等待对方下课然后一起回家。
在这样的生活中,唯一不同的是,我开始频繁地梦见佐由理。每隔个几天我就会梦到她。佐由理依旧身处在那个彷佛旧相片的天空下,而那个奇妙的空间,让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深刻的亲切感。
每次梦醒,睁开眼睛之后面对真正的现实世界,对我而言却反而渐渐地失去了现实的味道。现实世界的天空、行道树、街景,所有的颜色都像是街头绘画;每每对此抱持疑问而眯起眼睛仔细端详,却让我更确定了这样的感受而觉得不安。即使跟理佳相处的时刻可以短暂地挥别这样的不安情绪,然而现实世界给我的隔阂感却从没有消失。
我偶尔会在晚上来到宿舍附近的车站。走下楼梯之后,我会在丸之内线的西新宿车站还有大江户线的新宿西口车站前伫足,然后带著等人的心情大概停留一个小时。我想藉由这样的举动,混在不知名的人群之中,看是不是可以更融入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
然而我却无法如愿。我终究得抱著跟现实隔绝的自己,只换得了疲惫不堪的脚步蹒跚地回家。
站在那个地方的时候,我不会遇到任何熟识的人。这是当然的。这里和南蓬田车站不一样,那边是只要在放学的时候多等一会儿就一定会遇到熟识的人,我现在身处的是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出站与进站剪票口前,被一台一台机器吐出来吸进去的人们全都带著同一号表情。这群不知名的人汇集成了不知名的集合体而规律地流动。我的眼前彷佛一部低成本低制作的电影,一点真实感都没有。受到下意识的驱使,我初次希望能在眼前不知名的人群里遇见哪个我认识的人。只是,我的脑中并没有具体的意识告诉自己去找那个「熟识的面孔」。人群在出站与进站的剪票口间不断地出入,而我却哪儿也不能去。我想成为这群不知名群众之中的一分子,我想成为群体的一部分,我想成为有如游魂一般的人。
然而,我当然无法如愿。我终究无法被这个街道所包容。
7
我想在这里先讲述许久之后,当一切都已结束时的故事。
是跟一封信有关的事。
我考上了大学,然后在那所大学就读,之后从那里毕业。事情发生在我二十六岁的时候。那年的春天,拓也捎来了一封信。
不对,与其说是信,倒不如说是一个小包裹。
包裹中没有任何时节性的问候,也没有重温我们往日交情的寒暄。他甚至连自己的地址跟联络方式都没写。这是分开了八年之后唯一的一封邮件。他在这段时间之内一直都不知去向。他没写联络方式是因为他不想告诉我。白川拓也这个人不可能会因为疏忽而忘记写上联络方式。
小包裹里面放了几本日记。我这是第一次知道拓也有写日记的习惯。这是记述了他高中三年期间的生活日记。
我翻开他的日记,日记中记录了我们分别的这三年间他所遇到的经历,还有这段期间他所想的事情。
对于他送来这几本日记的意图我完全能够领会。他想告诉我要我「不要忘记」。他要我不要忘记白川拓也,不要忘记佐由理,还有不要忘记国三那年极为特别的夏天,跟在那之后我们之间彷佛冰河时期的那三年。我们不能忘记在这短短的数年间让我们分道扬镳的所有事物,也不能忘记那时格外特别的我们。
他要我别让这一切从回忆里消失,不能把这一切当作从没有发生过;他利用这几本日记对我提出这样的警告。
我当然一点也没有将这一切忘记的意思。好久以前,佐由理曾经说她不想被忘记的呢喃细语,我至今依旧记忆犹新。
我无法忘记这一切,这就是我写下这本书的理由。
8
这天早上下著小雨。军事大学里无论温度或是湿度都是由中央空调完全掌握。然而外头的细雨,却透过水泥外墙而浸染到拓也身上。
拓也在高三那年的春天被负责物色研究员的专人找去,以客座研究生的身分到青森市内的某间美军设立的大学就读,并且在该所大学的特殊战略情报处理研究所协助研究。那间研究
不想错过《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完结)》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