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66(1/1)
在桌上低声说。我心想,的确是这样没错……
(但这实在太没礼貌了。)
之后我们一起享用了秋人先生带来的美味高级金平糖,继续闲聊了一阵子。
「对了,秋人先生现在住在关东对吧?您会继续待在这里一阵子吗?」
「是啊,我在这里有工作。刚好祇园祭就要开始了,所以今年我打算好好享受这场祭典。」
「那太好了,请您务必好好享受祭典。」
福尔摩斯先生彷佛观光大使一样,高兴地弯起眼睛。
「祇园祭啊……我们班上的同学都不去呢,大家都说人太多、太挤了,很讨厌。可是出町柳商店街的祭典,他们却开开心心地去参加。」
听见我这么说,秋人先生哈哈大笑。
「啊,我懂。当地人都是这样嘛。我以前住在京都的时候,也不会特别想去参加纸园祭。」
「或许很多人都是这样没错,但是站在我的立场,我还是很希望大家能仔细欣赏每个町的山鉾。毕竟这些山鉾有『移动美术馆』之称呢。」
福尔摩斯先生带着平常的笑容,但是口气十分坚定。
「移动美术馆?」我和秋人先生不禁同时发出疑问。
「是的,祇园祭是一个始于一千多年前的祭典;而山鉾游行,则是为了保护各地不受灾害侵袭,同时净化各地……」
福尔摩斯先生从他背后的书架上拿出一本很厚的书,摊开在桌上让我们看。书上刊载着最近经常看到的祇园祭『山鉾』的照片。
「祇园祭的山鉾,从一千年前开始,就由三十三个地区的※町内会小心翼翼地保管至今。那些山鉾乍看之下如出一辙,但其实全都不同。请看这个。」(译注:地区自治团体。)
福尔摩斯先生指着一张照片,上面有写着『山伏山』、『太子山』等名称的山鉾。
挂在侧面的壁毯,怎么看都不像日本的东西。
「啊,这个看起来好有中国风喔。」
「对啊,这个好像印度的喔。」
我和秋人先生看着照片脱口而出,福尔摩斯先生点点头。「没错,这是从中国明朝传来的壁毯,而这个山鉾则是从印度来的。最有意思的是这个叫做鲤山的山鉾。」
他所指的照片中的壁毯,看起来完全就是欧洲的※缂织壁毯。(译注:tapestry,指以缂织工艺纺织而成、挂在墙壁廊柱上的装饰用的艺术品。)
壁毯上画着一个戴着王冠的国王。
「这是欧洲的东西吗?」
「在祇园祭?」我和秋人先生惊讶地大声说,而福尔摩斯先生点点头。
「这是在十七世纪初的布鲁塞尔·布拉班特……也就是在比利时制作的。上面的图案是荷马的作品《伊利亚德》里的一幕,画里的人物是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与皇后赫库芭。这面壁毯在很久以前从欧洲传到日本,之后又被用于祇园祭上,直到现在。」
「咦,可是我记得当时应该还是锁国时代对吧?」
「是这样没错,不过当时欧洲唯一能和日本进行贸易的就是荷兰,所以一般认为这是从荷兰进口的。」
「对了,这么说来,为什么只有荷兰能和日本进行贸易呢?」
我们明明在讨论祇园祭,但是秋人先生却问了一个明显毫不相关的问题。那是很普通的历史常识吧。
可是……说来汗颜,其实我也有同样的疑问。
究竟为什么只有荷兰可以和日本做生意呢?
「如果非常简单扼要地说,是因为荷兰人没有把基督教带来日本。」
福尔摩斯先生真的非常简单扼要地说明,而这个答案实在是太简单明了,所以我们两个人不由得用力点头说:「原来如此。」
「装饰在『月鉾』上的,是蒙兀儿帝国的壁毯;之前还曾经应邀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览过一段时间呢。」
「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览过!」
「而装饰在第一个『长刀鉾』上的壁毯,虽然没有明确证据,但一般认为是从『蒙古帝国』传来的,据说现在世界上没有第二条一样的。」
福尔摩斯先生指着装饰在山鉾侧面的褐色壁毯这么说。「不管是『山伏山』上布鲁塞尔·布拉班特的缂织壁毯,或是蒙兀儿帝国的壁毯,它们能以这么良好的状态保存到今天,简直近乎奇迹。那是因为从一千年前开始,每个地方的町内会就非常谨慎地保存它们,只有在举行祭典的时候才拿出来展示。
不想错过《京都寺町三条商店街的福尔摩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