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四章 抗秦之策(2/3)
题不参与讨论,这是他的底线。
“继续说下去!”
南太后出声道。
“其三,便是这赵国也。赵国赵雍,此人更是不可小觑,臣曾在邯郸时,就听人所云,君上心思缜密,城府极深,又不拘泥礼节,如商人般精明,凡事必取之以利,务实而不务虚。”
“自从徐州相王之后,天下诸侯哪个不是称王,哪个不是与天子平起平坐,甚至连中山之国,也敢为王也,而坐拥北地的赵雍,却是反其道而行,以君上而自居,不图虚名,只求强国,可见其人如何。”
楚国若要争霸天下,秦人寡人是大敌,他赵雍也一样不可小觑,秦国衰落后,楚国的第一大敌人,必然是赵国。
秦人从西王东,占尽地利优势,赵国南下争霸,也一样是占尽地理优势,楚国的大平川上,正好让赵雍的骑兵策马欢腾。
至于这徐州相王,乃是由魏惠王发起,此人好大喜功,最喜相王。
今日与齐君,明日与秦君,一个魏王的名头反复提及,自徐州五国相王之后,天下万乘之国除去赵雍外,尽皆是王矣!
“如此之君上,胸怀大志却不显,腹有良谋却不疏,若要使其合纵而攻秦,非利而不可取。臣之计策,乃是先至新郑,说于韩王,韩王一层,在说于魏王,韩魏皆可,赵君一观有利可图,也必出兵。”
“此三晋者,皆与秦接,秦弱皆有其利,若是三晋都成,则继续北上至蓟城,说于燕王,世人都知,秦王嬴稷自燕国而来,秦与燕为盟,此行只需我等攻击秦,燕不动即可,至于齐国,则可书信于莫敖屈甲。”
郑介一番话,真是将这合纵连横之策,给安排得明明白白,就连谁先谁后,也俱是有了计划。
待到他话音落,景鲤又拱手说道:“大王,唯有郑介之策,可破秦人,此番出使诸国,非郑介莫属也!”
“臣也以为如此。”
三闾大夫屈原附议。
他曾在弱冠之年,就为楚王使者,出使齐国,这么些年下来,诸国也俱是走到,屈原纵横之才,不亚于郑介也。
“大王可以郑介为使。”
再下方一人,乃是昭雎,他也认同这抗秦之策。
其后,还有余下众多臣子,尽皆以为可。
楚王熊横没先出声,而是在等着南太后回话,沉思许久,他方才是说道:“如此,便以郑介为使者吧!”
“臣遵令。”
郑介领命退下。
令尹景鲤在这时候,却又说了起来:“大王,出使三晋乃是举国大事,不可不谨慎,如今有郑介担任主使,大事可期,那不知又以何人担任副使呢?”
这话倒也没错,光凭一个人做这些事太过棘手了。
所谓的副使,便是队伍中的武官,主使的副手,平日里不仅要辅佐主使,还有负责队伍管理,传递书信,此多是由能统兵之人担任,可谓一正一副也。
“大王,臣倒是有一人举荐?”
还不等他人发问,这景鲤又继续说道。
“不知令尹要举荐何人?”
出声问话者,乃南太后也。
“启禀大王太后,郑介乃咸尹,爵至执圭大夫,在我楚地位尊崇,到了三晋之地,也不会被三晋君王所轻视,而这副使之人,也该是如此了。”
“老臣观之,有郎中南井,为人谨慎,善于统筹大军,调兵遣将,素有治国之才,乃是副使的不二人选。何况此番出使三晋,也须得让那三晋之王,看到我楚国的军容军威,如此,方可与我楚国为盟,倘若郎中郎中能挑选一百宫中卫士跟随,对于合纵之事,将大有裨益。”
居然是推荐南井。
这老狐狸是发招了吗?
让郑介去,一则是深得纵横之道,二则是咸尹空置,在不在郢都都一样,而让南井去,那整个王宫的武力,将会到无人统率的地步,南太后岂不是被砍掉了一条臂膀。
听到景鲤的发难,南太后倒也没太着急,而是在沉思片刻后问道:“郎中乃护卫王宫,护卫大王之责,不知道郎中去后,宫中谁来守卫呢,大王谁又来守卫呢?”
“自当由将军景盛担任。”
景盛者,乃郎中副手,为裨将官职。
至于其人立场如何,光听其姓氏,就可猜到了。
不知是不是被气笑,南太后竟大笑起来:“令尹是认为,景盛可为郎中?”
景鲤神色不变,只是摇摇头:“非也,就只暂代尔。”
“那何不以将军景盛为副使,以老妇人观之,景盛多有统兵之才,为人也是一样的谨慎能治国?”南太后接着说道。
“倘若以景盛将军为副使,那谁又接替景盛将军一职?”
景鲤继续说道。
此刻,两人就像是在当中讨价还价。
这一次,南太后似退了一步,笑着问景鲤:“令尹以为呢?”
“有公子濞,乃楚王槐之子,贵为我楚国公子,方今十六,未有封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大楚做始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