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八章 狐狸诱太后(2/3)
是景鲤,不是别人,南太后还是思虑了一阵:“大王以屈原为左徒,替令尹分担国事,左徒者代大王也,撤军如此大的事情,怕光是一个大司徒,恐怕是力有不逮,老妇人以为此事该由左徒为主,大司徒为主,令尹以为如何?”
思来想去,南太后还是将屈原给拉了出来。
一则屈原只忠于楚国,为人刚烈;二则景鲤要事有点小动作,也有屈原监督者,面对南太后这样的要求,景鲤面露难色,但最终还是颔首道:“臣遵令。”
待到事情都定了,南太后还会转过头来,再问问楚王的意见:“大王以为呢?”
“母后安排的极是,寡人之令,以左徒为主,大司徒辅佐,共行退兵之时!”
昭雎屈原两人站出来:“臣遵令。”
接连三件事情,俱是落实了。
第一件,要撤军了。
第二件,要论功了。
第三军,让昭雎与屈原接手撤军,让四位将军撤回来。
如今都铺垫完了,该到说正事的时候了吧。
“启禀大王太后,天下之人尽说我楚,乃大而不强,此为何也,军力不胜也,秦有国尉执掌锐士,楚国大将军执掌技击,还有其韩魏之国,尽是有大将军一职也,甚至那燕国大将军乐毅,能上马治军,下马变法强国。”
“经此一战,老臣深思熟虑几天几夜,我楚国之所以军力不胜,皆是因没有大将军也,当今之大司马,虽执掌军事,但其权势比之大将军,依旧有所不及,不能强楚之君,老臣以为,为了我楚国之盛,当设大将军是也!”
此言一出,群臣有人惊讶,有人感慨。
想当初吴起在楚国时,都未曾成为大将军,可见楚国之前压根就没这么一个职位,现在突然提出来这么一个,岂能不让人惊讶。
听到景鲤这么说,南太后立即警惕起来。
因为这话若是别人说了,大将军必然非南晖入手,可要是景鲤说了,这就不一定了。
“喔,老妇人倒是想听听,令尹觉得在我楚国,谁可为大将军也?”
南太后主动出声问了起来。
“太后,有我楚国大司马昭滑,多年掌管我楚国军马,经验丰富,有灭越国之功,今日又有抗秦之功,如此之功劳,楚国大司马还能是谁,臣以为昭滑该拜大将军是也。”
“此番抗秦之主将南晖,曾为郢都将军,有多年领军经验,抗秦之战全因南晖将军之策,才能有今日之胜,臣以为将军南晖该以大司马也,辅佐我楚大将军,督战军事,有执圭大夫景翠,攻韩、灭越、垂沙之战,都有其身影,上庸大胜也有景翠之功,臣以景翠可为左将军,以辅佐大将军,还有裨将景盛,可谓右将军,辅佐于大将军是也,如此一来,必然能整顿我楚国军威。”
景鲤越说下去,南太后面色就变得愈发难堪。
一个大将军,再来一个左右将军,那岂不是将大司马给完全架空了,那楚国还要大司马何用,这就是景鲤对待功臣的态度吗?
老景鲤可不管她面色如何,只顾继续说下去。
“还有,大王方才说到,要与太后亲出三十里,以迎王师,老臣以为,不如亲出百里,在荆山行宫修筑高台,着太仆祭祀上帝,祭祀祖宗,封赏臣子,开大将军一府,君王也可再次狩猎祭品,正所谓国之大事,在戎再祀,有戎岂能无祀。”
“老臣之谋,俱是为国,老臣之思,俱是为楚,老臣老矣,时日恐不多,唯有一腔热血,替我楚举荐人才,效忠大王太后,还望大王恩准啊!”
与南太后截然不同,景鲤越是说到最后,越是情真意切,语气也越是高昂。
也是在这种语调下,他将自己深藏于心中的目的,才展露出来,这种心机着实令人恐怖,在一个声东击西中,就隐藏了自己的目的。
果然,南太后在听后,气不打一处来,因为他只记得昭滑为大将军的事了。
还未等到太后说话,人群中就有玉尹武隗站出了出来。
“启禀大王太后,臣以为景鲤此言可信,此番大胜,可扬我国威,对我楚而言,不可谓不重,大王当携太后去往荆山行宫,狩猎祭祀,封赐将军,然,一战之功,重在将军也,请问令尹,上庸之战,我王以何人为将军?”
玉尹一出口,就先认同了祭祀以及封赐将军之事,这无疑是给景鲤帮了大忙。
景鲤笑道:“将军南晖是也!”
“好,令尹既然知道,那也当知首功乃将军南晖也,如何不封赐首功,而转而封赐一位后将军,这是何道理?”
面对这样的质问,景鲤必然是早有准备了。
只见他瞧了一眼一旁的昭雎后,似乎在提醒着什么,其后方才是说道:“将军南晖者,曾为我楚郢城将军,虽有领军经验,但在此之前,却无领军之功,若是以一战而大将军,我楚国大将军,未免也太容易了一些。”
“而后将军昭滑者,灭越之战时,便为将,垂沙之战时,便为司马,为军而谋,今日上庸之战,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大楚做始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