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章完结阅读18(1/3)
字。wanzhengshu.org王安石叫来张世英,叫送给王安国。一会儿,张世英带来王安国写的字条。吕惠卿看的分明,见写的是“宜远佞人”四个字。吕惠卿知道,这“佞人”自然是指自己了,脸上有点讪讪的,嘴里笑道:“安国不知我也!”心里却忿恨不已。后来吕惠卿当政,也就为这张字条,把王安国逼得家破人亡,这是后话。
箫声停了,夜归于静。一时无话,仿佛是在追索洞箫撒下的最后几个音符,或者是重新整理被箫声冲乱了的思维的轨迹。稍顷,吕惠卿说道:“大人欲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必得绕开中书,以免富弼、唐介他们制肘。”
吕惠卿说这话时身子一动不动,一变他开口讲话便俯仰作态的习惯。吕惠卿说的是实情,他们三人冥思苦想也是为寻求绕过中书的办法。
吕惠卿固然没有提出具体办法,但他开了头,王雱的思维便接着跟进。王雱说道:“吉甫之言甚善。必得在中书之外另设一部或司,制条例,颁法令,既不属中书,也不属枢密院,宰相和枢密使不得予问。”
王雱的话又进了一层。这时,一个方案,或者说是一个办法在王安石脑中形成。他说道:“你两人说得很是。专设一司,由我总领其事。我只是参知政事,不足以和中书、枢密院抗衡,必得枢密院也出一人,直接受命于皇帝。至于枢密院出何人为宜……”王安石略作沉吟,说道,“当年我进士及第,以大理寺评事衔赴舒州时,陈升之是大理寺丞。现在升之知枢密院事,资历比我老,也是我辈中人。以他为正我为副,则事无不谐矣。”
吕惠卿说道:“大人所虑甚详,此司以制置条例为事,可称制置条例司,或称制置三司条例司。愚意可设于中书之中,大人视事也方便。”
王雱笑道:“此司既设于中书之中,政令概出于司,则为中书中的中书。我辈匡济之处,运筹之地,宰相莫可入,真旷古未有也。”
王安石也笑道:“此法甚善,我先奏明皇上,再与吕公著商定条例司人选。”说到这里,王安石看着吕惠卿,又说,“只怕要偏劳吉甫了。”
吕惠卿深知条例司的重要,心里是巴不得进去,听王安石如此说,连忙答道:“愿为大人驱使。”
此时,吕惠卿才抬起了头,又仰了仰身子。烛光照在他的脸上,光焰不定,只看到明一块,暗一块。
几天后,在中书省的大院里,在舍人院后边的一排二十余间空房里,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果如王安石所言,由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和王安石同掌,以陈升之为正。至于进条例司的人选,吕公著介绍了不少,自然都是一时俊彦,其中以吕惠卿、章惇为首。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从陕西转运副使任上回京,王安石想借范仲淹的名头请范纯仁进条例司,被范纯仁拒绝了。说是“驽钝不足以供驱驰”。话说得固然客气,拒绝得也很坚决。恰好苏轼、苏辙兄弟因父死守制期满回朝,王安石素知苏家两兄弟之能,他便想请苏辙进条例司。不过王安石没有直接请苏辙,而是上奏赵顼,由赵顼下诏把苏辙调入条例司。
正文 十八、 唐介和王安石吵到赵顼跟前
久久小说 更新时间:2010-8-20 17:10:04 本章字数:6215
当年王安石是位不高而名重天下,如今吕惠卿是官不大而权重天下,吕惠卿成了京都年轻一辈中的第一得意人。尽管他官阶不过正八品,但身居枢要,又是王安石的第一信人,不说品级比他低的官员如何巴结,即使三、四品的大员,见了他也得陪个笑脸,套个近乎,尊一声“吉甫兄”。
吕惠卿本是泉州人。父亲吕寿,虽曾做过宜州通判,后来又做过开封府司录,因官小位低,任上没带家眷。吕惠卿是一直生活在的。偏于南隅,地土浇薄,民风鄙陋,与京都有霄壤之别。此刻的吕惠卿,自然是起于粪土之中,升于青云之上了。而吕惠卿加官进爵,厕身枢要,又与王安石的提携奖掖有关。进制置条例司检详文字,也是王安石在赵顼面前力荐的:“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吕惠卿过江赴江宁府结识王安石之时,或者是有附骥之意,是自售,王安石向曾公亮举荐吕惠卿则是出于爱才,向赵顼举荐吕惠卿则是变法的需要。吕惠卿也真不负王安石所望,他才思敏捷又周详,不消几天,《农田水利法》,《均输法》已成条例。只是王安石慎之又慎,尚未进呈御览。“解衣衣我,推食食我,恩同父师啊!”吕惠卿每每想到王安石,心里便会泛起一股感激之情。
此时,吕惠卿已在汴河之南,近蔡河的鸣玉坊买了一处房子。虽不甚大,倒也整齐。父亲致仕后在润州养老,母亲和三弟和卿相陪,只二弟升卿与吕惠卿同住。这吕升卿年不满二十,很有点小聪明。来汴梁不久,踪迹已遍及大街小巷、秦楼楚馆、酒店饭庄。吕惠卿是八品京官,俸禄仅够维持家计。好在近来找吕惠卿谋差使的不少,吕升卿着实收了些门包银子,——自然是瞒着吕惠卿的。吕惠卿见这个弟弟走街转巷,不好好读书,自己公务又忙,疏于管教,长此下去也不是办法。这天晚饭,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宋熙丰遗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