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章完结阅读81(1/3)
还要……还应该得到幸福。kenkanshu.org
天下有一人不得其所,宰相之过也!偏偏自己家里的媳妇就不得其所。平生恭谦仁厚,从未负过人,难道说要负于媳妇?
王安石轻叹一声,问吴夫人:“你我可以同回金陵,媳妇怎生相处?独居后园,度日如年,我们能看着她这样下去吗?”
吴夫人说道:“提起媳妇,也是我的一块心病,相公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王安石问道:“找一个妥当人家,像嫁女一样嫁出去,如何?”
吴夫人笑道:“子在而嫁媳,亏你想得出!”
王安石也笑道:“有了好人家,再出休书,妆奁再丰厚些,也算对得起媳妇了。”
吴夫人说道:“待我问过雱儿和媳妇再说,急不得的,自然要在我们回金陵前解决。至于找什么人家,不便轻易托人,不要人家还没找到,倒弄得满城风雨。俗话说人言可畏,众口铄金,到时候媳妇的脸往哪儿搁?我们的脸往哪儿搁?”
王安石说道:“夫人所言极是,依我之见,此事可交给张世英去办,只要男方年貌相当,有无功名倒也无妨。”
吴夫人说道:“张世英是极妥当的一个人,洞明世情,阅人无数,他说好的一定错不了,自然也要听听媳妇的意思。”
王安石和吴夫人商议到这里,王雱进来问道:“听人说,爹从宫中回来,脸色不好看,莫不是犯病了?现在好点了吗?”
王安石说道:“老毛病了,坐一会就好。客厅里来见我的人还多吗?”
王雱说道:“儿子打发走了一批,还有十几个人在客厅等着爹爹接见。有个名叫吴孝宗的,说是这一年多来,抽空跑遍了街头巷尾酒肆饭馆,写了巷议十篇,皆论新法之美。爹爹要不要见见他?”说完把手中一叠文稿递给了王安石。
王安石说道:“记得此人在对策时曾诋毁新法,现在写巷议,其意不言而喻。行新法几年,人情已变,街谈巷议中都说新法的好话,说我的好话,也是意料中事。你对他说,巷议我已收下,难为他了,待一会我再去客厅。”
王雱走后,王安石把巷议翻了几页,脸上微微含笑,现在确实风气变了,士大夫或老百姓在茶余饭后、街谈巷议中,都说新法好了。他正要向吴夫人说些什么,忽然感到了肚饥,这才想起因急着进宫,中饭没有吃好。此时已到晚饭时候,客厅里还有不少人在等着接见,或许他们已经等了很久,甚至已不是第一次来府,让他们再等下去?叫他们明天再来?只听外面有人一叠声说道:“介甫,只道你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今天如何闭门谢客了?”
王安石对吴夫人说道:“章惇来了,我得出去见见他。”说毕走出门来,迎着章惇笑道:“是子厚啊,谁闭门谢客了?”
章惇笑着躬身唱了个喏,嘴里说道:“见礼见礼。”王安石也还了一礼说道:“走,书房奉茶。”
章惇现在是秘书丞、集贤校理、检正中书户房公事,和曾布、沈括一样,是宰相和参知政事的属员。曾布和沈括对于王安石,不论人前人后,一口一个丞相,唯独章惇以介甫唤之。章惇眼高于顶,当世所服者,苏轼、王安石两人而已。这次奉旨察访荆湖北路农田、水利、常平等事,出京前拜谒王安石,也是来讨点方略。
其实,章惇名为察访荆湖北路农田、水利、常平等事,实际是去经制南、北江之蛮夷。南江在唐朝时名叫叙州,五代之后,名义上有十六州,其实各部落不相统属,各自为政。大宋立国之后,也是名义上隶属辰州。熙宁三年,辰州提点刑狱赵鼎上表言峒酋刻剥无度,民众愿意内附大宋。熙宁四年,辰州布衣张翘上书说,南江虽有十六州,除富、峡、叙三州各有千户,其余各州不过百户,土广无兵,连年饥荒,加之诸州蛮酋间互相仇杀,百姓苦甚,极思归化。如先招抚富、峡二州,其余各州便不招自归。张翘又说,北江下溪州剌史彭师晏孱懦,不能服众,部落内争斗不已,皆有内向之心。宜乘机招纳,建城寨,定税赋。当时辰州太守名叫刘策,赵顼下诏由刘策询度。不久刘策死,赵顼这才命东作坊使石鉴为荆湖北路钤辖兼辰州太守,并特命章惇经制。
这个中情由王安石尽知。恰切的说,是赵顼和王安石两人商定的。王安石觉得章惇身上有股霸气,却又爱才,经制蛮夷要恩威并重,章惇便适合干这类事。当年章惇经制夔夷,所属州、县官吏无不给他骂得狗血喷头,不敢见他,后来公举张商英前去应对,折服了章惇,章惇不怒反喜,邀张商英为座上客,并向王安石推荐了张商英。
两人进了书房相对坐下,下人上茶后,章惇开门见山说道:“惇明日上路,相公何以教惇?”
王安石笑道:“子厚何须客气?子厚经制两江,非贪其土地,是为消弥祸患,使两江生民得比内地。此去须一举成功,一劳永逸,为后世福。”
章惇说道:“相公之意,惇理会得。”
王安石心有所感,站了起来,走到穸前。在他的眼前仿佛现出了广漠的原野,白草黄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宋熙丰遗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