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章完结阅读13(1/3)
,胤褆心中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挽回了一点儿损失。bjkj66.org
胤褆出生在康熙十一年,在康熙帝诸子中排行第五,因为前面四个皇子均早殇,按封建礼法,在成年皇子中他的年龄最大,所以被列为皇长子。
但是,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只是一位庶妃,远不及皇二子胤礽的生母皇后的身份高贵,胤礽因是嫡出而被立为皇太子,胤禔表面上遵从父命,内心里对太子的地位是十分觊觎,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皇帝的皇子能有几个,除非他确实的没有实力,可是胤褆从小接受的就是皇子的教育,以繁荣大清为己任。
胤礽作为大清第一个皇太子,(其实也是大清唯一一个皇太子)可他却没有母亲的教导,虽然母族强大,却总归是少了一些牵连,康熙也不会坐视赫舍里氏把太子养成为他们家族服务的家奴,自然不会让他们过于亲近,以免日后受到他们的挟持,所以失母也是胤礽的硬伤,虽然他也因此更加的得到了康熙的怜悯。
满人重武向来奉行“立人当立德”,立子以贵不以长是汉人的东西,立嫡以长不以贤那更是狗屁不通,胤褆当然知道自己的皇阿玛不是晋武帝司马炎那样的皇帝,那太子司马衷是个白痴也要让他坐江山当了皇帝,皇阿玛还是十分的注重自己的名声的,当然,就算是皇阿玛愿意这满朝的文武大臣也不会同意。
胤褆自然也是知道胤礽不是那个白痴司马衷,相反胤礽很聪明,因为被皇阿玛从小带着身边耳熏目染的关系,小小年纪已经有了储君的风范。可孩子就是孩子,就算是储君又怎么样,胤礽一旦离开了皇阿玛的庇护,随时都面临着意想不到的危险,就算是别人不去对付他,时间长了,自己都会埋葬了自己,没听说过,捧杀吗?
胤褆看的很清楚,正应为胤礽小小年纪就得到的风评过高,胤礽已经失去了一个皇位继承人的最起码的宽容大度,可能是生存环境的原因,胤礽小小年纪就显的暴躁易怒,除了在皇阿玛身边还能够平静一些,一旦离开了皇阿玛他就像一只团着身子的刺猬,时刻的预备攻击人。
胤礽就连他身边的人都不能放心,他的太子宫毓庆宫也出过几条人命,原因不过就是身边的人犯了一点点小小的失误,这本来不算什么,奴才就是奴才,主子想怎么打杀都由着主子高兴,因此皇阿玛也没有什么反应,可胤褆却从中看出了问题的症结。
胤礽首先失去的是人心,没有人会真正的归顺他,现在奉承着他只是因为皇阿玛的关系,一旦皇阿玛对他缺少了宠爱,就是他的灭亡之时。其次,证明了他的不安,胤褆相信,就算自己没有那个心思,也会有别人时刻的盯着胤礽,一个时刻生活在恐惧之中的人,即使他有皇太子的身份,也不能消除他杯弓蛇影的恐惧心理,假以时日,只要一个恰当合适的时机,稍一刺激就会爆发,到那时就是皇阿玛也挽回不了了。
满人是马背上的民族,靠军功争天下,胤礽因为他高贵的身份所限制,只能圈在这小小的紫禁城里,虽然饱读四书五经,对军法兵册也是研究的熟悉透彻,可那又怎么样呢?军功对他来说只是纸上谈兵而已。而自己却没有这点束缚,一旦长大就会像父辈们那样去征讨天下,作为皇子,挂帅即为将军,杀兵讨将是手下将士们的事情,一旦有了战功,那就是自己的功劳。
皇阿玛身康体健,福寿绵长,对着皇位一时半会还舍不得撒手不管,所以看似身份贵重的皇太子只是那笼中的鸟雀而已,时刻的等候着皇阿玛的伺喂,而自己就像那展翅高飞的雄鹰已经在天边建功立业有了一份自己的疆土。
这满朝的文武大臣多是跟随老祖宗们马上搏命的八旗后人,每个都崇尚有能之人,胤礽手中没有半点功劳,只怕是难以驾驭他们,到时候只要运作得当,那所谓的嫡子传承实在是不足挂齿,就算是皇阿玛把皇位传给了胤礽,只要自己手中有了兵权,这皇位自己若是想要,便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胤褆由此念头不是痴心妄想,凭空臆造的,惠妃纳喇氏,郎中索尔和的女儿,大学士明珠是其叔祖,纳喇氏乃是满洲老姓家族根深叶茂,现在更有许多的官员得到康熙的重用,小一辈的也是人才济济,不怕将来没有后继之人。而且自己还有额娘的关照,虽然惠妃现在已经失宠,但是有个母亲关照总能替自己担些风霜,哪像胤礽要不是皇上看得紧,早已经命丧黄泉,不知道魂归何处了。
所以所将来的事情都还是未知之数,胤褆也不计较只要自己用功学习,和这些兄弟们搞好了关系,也未尝不是自己将来的助力,所以在上书房里胤褆作为大哥对下面的兄弟们还是很关照的,胤祉从小养在外臣家里,对自己有很强的陌生感,但也不会刻意的跟自己作对,胤禛还小,也从小就接受皇家长兄如父的教育,自然不会驳斥胤褆的管教,其它的几个更是不会做出什么失礼的事情,对自己的教导也是马首是瞻,现在的上书房也是一片和乐蓉蓉的气象。
康熙挨个的考核的皇子们的学习情况,照样不做评价,只是完了重新把胤礽介绍给大家:“今天朕特意的把太子带来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事情,从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之我是良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