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章完结阅读33(1/3)
学堂互相竞争,也时常拿到考试第一,大局观比较强。mankanshu.org
还有一个叫刘文洪,成绩排得靠后一些,但思维缜密,计算能力很强,是个当参谋的好料子。
第一期的学生中就以这三人最为出色,也最为夏钧所看重,算是夏钧的得意门生,所以把他们三个一起叫来商议。
夏钧对扩军也拿不定主意,毕竟刚扩军一个多越又扩军,前面的还没训练好。
几人来到军部大楼,听到夏钧想扩军,陈轩宇说道:“既然我们的财政没有问题,那么在扩招一些是没问题的,就怕后面财政能否跟上。”
“后面的财政也不是问题。”夏钧此时一点不担心财政问题,毕竟自己手上才这么点兵力,又不是十几个师。
若是十几个师,那才说要考虑一番财政问题。
“校长,学生以为,扩军以早不宜迟,此时我们既然财政无碍,武器装备不缺,自然应该扩充些兵力,一旦起事也能有更大的作为。”杨烈立正后对夏钧说道。
吴峰点头同意道:“学生也以为应当扩军,目前我们本部只有一个营,其他九个营在地方上剿匪防御官府,显然抽不开身,我们必须有更多的兵力。”
夏钧这么一问,在场众人都同意扩军。
至于扩军多少,在场众人有些分歧。
杨烈说要扩军一个师,这样才够给力。陈轩宇说一个旅,地方上的九个营再组成一个旅,正好一个师。
一个师和一个旅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不仅是编制上的不同,在平衡方面也不同。
如果说是扩编一个旅的话,地方上那九个营也会被编进来,倘若扩编一个师的话,就是‘中央军’了,军官全从军校里抽,地方上那九个营也就撇在一边,沦为杂牌军。
夏钧心中也有考虑,是否先把其他九个营撇开,建个中央军起来,但又感觉这样会失衡,若是直接建个师起来,那么那九个营便没有任何制衡内部的作用,等于是把罐子摔碎,再捏一个想在这样的罐子,只是捏大一些罢了。
若是再编一个旅,外放的九个营也编成一个旅,那么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首先自己控制的‘中央军’达到了一个旅的规模,内部有三个团长存在,这三个团长将由自己教出的学生担任,这三人之间就有互相制衡。
其次外面还有三个团,那三个团长虽然不是自己教出的学生,但对自己的忠诚也是不容置疑的。
如此形成内外互相制衡,谁都跳不起来,谁都反不了。因为没有人能够服众,一旦反起来就要被围攻。
最终夏钧还是采纳了陈轩宇的建议,将这次扩军定为扩编一个旅。
夏钧在制衡部下的同时,非常注重军政分离,若说近代民国军阀内战的主要原因,那么便是中央权利疲软,军人拥有了行政权。
之所以如此,全因为袁世凯无法掌控他训练出的北洋军,袁世凯编练北洋新军的那种时代背景以及环境,注定了他无法用信仰等力量来团结部下,因此袁世凯笼络部下从来都是用钱财。
这也许是造成他当了大总统后各军阀争权夺利的原因,而他被清廷打发回老家的这几年里,北洋军虽然还听从他的话,但已经不能完全掌控,而是掌控在段祺瑞和冯国璋二人手中,造成大权旁落。
夏钧自然不会重演这种历史的教训,因此他从来不让谁独揽大权,而是大搞平衡,同时加强民族信仰,团结部下向同一个方向前进,再则严禁军队插手行政。
————
第二更到了屠神不成,差距反而拉大了不给力啊真的不给力。。。
第一卷第六十六章:福建第一师
第六十六章:福建第一师
第一更到,兄弟们票票砸来吧
另外感谢天泽龙王、明天天会亮两位同学的打赏
————
以夏钧手上的积分来说,再编练一个旅是不可能的,他手上已经没有多少积分了,因此他只能等下个月了。
不过此时已经快到了十月了,这一个月中福建有了很大的变化,夏钧将九个营调到福建各地,又派遣了八个行政区主任后,无论福建哪个地方,都有乡镇在搞自治。
夏钧领地内的人口飙涨到了510万人,而民心指数最高的还是闽西北地区,民心指数此时已经上升到了6点的最高值。
全省自治区域内的民心平均值却只有3.1。
夏钧这个月的民心收入将有一千五百万点,加上有三百多万点领地积分入账,下个月手头就比较宽裕了,但积分收入竟然没有上个月多。
夏钧不由反思了一阵,很显然是自己懈怠了民生上的发展,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他这个月都在忙着办工厂。
很多自治乡镇连拖拉机什么都没有分配到自治议会去,下乡资农也不是那么频繁了。这个月应该在民生上多投入一些,抓紧对民生上的投入,下个月才有足够的积分收入。
招兵告示再次张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唯一战胜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