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章完结阅读18(3/3)
简单的语言讲述避孕、节孕知识。而12~15岁的初中读本中开始涉及到月经、手淫等性发育问题,并详细地谈到了怀孕的诊断方法、三种避孕措施和人工流产等内容。该教材开始提及同性恋、性心理障碍等问题,还直面了网络色情、网恋等问题。”
这是性教育课还是性启蒙课?后果是让孩子学会了用理性慎重对待性,还是更开启了他们的好奇,使他们心绪萌动?这些“常识”促成的,是他们对诱惑的拒绝,还是对诱惑的倾心?
现在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医疗界的人动不动就参与到教育界工作中。
国家让开设学生心理健康课,学校就把这些课承包给医院的心理科;孩子不听话爱捣乱,家长就带着去医院看多动症;需要进行性教育,就请来生殖医学的专家们编教材——这种合作正常吗,它所实现的功能到底是教育的还是反教育的?
我们不反对医疗界和教育界合作,可是儿童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简单地把成人逻辑套用到儿童身上,把医疗思维和手段运用到儿童教育中,这是非常荒谬的。读一读卢梭、杜威、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陶行知等伟大教育家的著作,只要领会了他们的思想,就可以知道他们会反对这样的“性教育”。
把“性教育”做成“性启蒙”,比不做还要坏得多!
青少年出现早孕、滥性等问题,根本不是因为他对性知识了解得少,而是因为精神空虚,道德情感发育不良,缺少自爱及爱人的能力。
那些出了问题的孩子,绝不是因为他们比一般孩子性知识少,恰恰相反,他们从各种途径获得了更多的性知识,他们的兴趣被唤起来了。由于他们一贯缺少理性的自我约束力,一贯对自己和他人没有责任感,不计后果地放纵自己。就如同一个经常偷抄别人作业的孩子,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行为是不好的,但是他不愿为此付出努力。他不幸从小生活在某种不良的教育环境中,他的自尊在过去的时间里已流失很多,面对自己时越来越厚颜无耻了。
我认为性教育的重点应该是世界观和爱情观教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在孩子成年之前,教育任务是树立孩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自尊自爱的意识,养成善良、理解、豁达、勤劳的品行,使他成为一个生理、心理两方面都健康和谐发展的人。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他真正进入谈婚论嫁阶段做准备的。孩子将来成为怎样一个人,他将会以怎样的面貌去和异性相处,基本上都是这一阶段的教育决定的。
到孩子已长大成人,读高中或读大学了,家长可以和孩子直接谈论两性,谈论爱情。家长们不仅要在意识上给孩子以健康的爱情观引导,也要尽力以自己和配偶的相处,为孩子做出榜样。孩子从父母身上领略到美满的男女关系,才会对两性相处有信心,才能以健康的心态为自己找到爱情,找到美好的性,找到一生的幸福。
这里还有一些细节,提醒家长们在儿童的早期性教育中要注意。
如果你看到学龄前儿童有性交模仿,父母一定不要大惊失
不想错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