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章-10 文明的差异(1/1)
十 从春秋战国到之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在中国的历史上,春秋战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时间的一次大分裂时期,时间长达五百多年之久,在中国的广阔大地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前前后后出现了一百多个诸侯国,各个诸侯之间矛盾纷争不断,战争四起,在这一历史时期,几乎只有几十年的时间是太平的,其他的时间都在战争和冲突之中,在春秋时期这种战乱还没那么严重,在战国的期间大量的连年的战争使得人口经济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各个诸侯国家之间的杀伐严重影响了生产和发展,这种冲突中一个客观的现象级事件出现了,整个春秋战国的各诸侯的精英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这种战争形态是我们社会需要的吗?这种战争符合社会的发展吗?这种战争符合我们的文化追求吗?人民希望过上一个和平安定的生活,分离的政治生态不适合当时的人民的需求,当时各个诸侯都想着要统一这个四分五裂战乱不断的现象,只不过是当时的各诸侯之间势力没有太突出的诸侯国家可以完成这一个历史使命。
终于在战国的后期,一个发源于关中地区的秦国在商鞅变法以后变得强大起来,秦国重视人才、积极改革、发展民生,这是它强大的根本,这也是他能统一中国的根本。中国统一的条件终于在秦国的雄起以后变得成熟,随着统一进程的展开,中国迎来了统一的阵痛,但是这种痛苦是暂时的,秦始皇率领秦军一统八荒,终于在公元年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秦朝统一了中国以后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修建了长城,修建和灵渠,在思想、经济、文化、政治终于形成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其实中国的文化一直是要求统一的,所以中国的统一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在我们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各种学说中,一直把和当成是最大的价值追求。因为只有统一才符合全体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所以中国的大一统是一个必然现象,这符合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
在这里有必要给秦始皇说几句公道话,秦始皇在我们的书中说秦王暴-政,焚书坑儒,修建长城劳民伤财等等,这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已经客观描述,但是这里面有他深层次的原因,教科书中不可能把这种事情说出来,对于初中学历史的学生来讲,从理解和对于世界的认知能力来讲,大仁和小仁是不一样的,因为当时的客观环境,各诸侯拥兵自重,都想着统一中国,所以要统一就剩下战争这一条手段,战争虽然是不仁也是迫不得已而举,在我们的价值观中,我们不提倡不仁之事,其实我们应该知道秦始皇使用最短的时间统一了中国,消灭了各种敌对和分裂的诸侯势力,这其实是最大的仁,秦始皇,天下之恶皆归于寡人一人,其实这是一种大义之举,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也是统一付出的最短的最小的代价,这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出生的必然阵痛。
随着秦始皇的统一,在中国历朝历代只要分裂了都会有一个强大的力量要求统一,只有统一才可以最大的避免战争和内耗,让广大的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毛-主-席评价秦始皇,中国历代君主都没有超过秦始皇的,这是伟人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也是人民对于秦始皇的评价。
因为秦始皇在统一的过程中杀戮太重,加上了连年战争,修建长城,秦始皇陵,阿房宫,秦始皇死后历史开了一个小差,李斯和胡亥在秦始皇死后秘不发丧,伪造了秦始皇的诏书,太子扶苏轻信了胡亥和李斯的假诏书,孝顺仁厚的复苏选择了自杀。秦二世胡亥贪图享乐,赵高指鹿为马,架空了朝廷,秦朝就开始走向了灭亡,秦朝短暂而辉煌,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页的开始,随着楚汉相争,刘邦称帝,中国终于迎来了一个更强大的民族认同感的伟大朝代汉朝。可以说没有秦始皇的大一统,就没有汉朝的强大和
中华文明的崛起。所以说秦始皇的功绩是伟大的,是不可磨灭的。汉朝其实是秦朝的一个延续。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大利益,留下了一个这样的政治智慧,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于是乎,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一直存在,不管是朝代的更替,还是异族的入主中原,但是这种认同却从未改变,我们一定要看清这一点,中国是什么?中国是一个文化认同,家国认同,只要有这种认同的都是中国人,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世界上没有另外一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一个中国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在中国的历史上,不管是谁取得了最高统治者的地位,他都会宣称自己是中国的合法继承人,历代的统治者都以统一中国做为最大的政治愿望,绝大部分的统治者都承认自己是中国的血统,不得不说,中国的政治架构的顶层设计充满了大智慧,这个智慧使得中华文明传承至今,直到今天他仍然在发挥着他的历史作用,在不远的将来,台湾的统一也必然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的结果。
不想错过《论杠精的自我修养之当老子遇见柏拉图》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