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章完结60(2/3)
裁缝铺中当学徒与伙计三个月,虽说工钱几乎没有,但管吃住。
丁点和小福姐妹太小找不到活儿,每天就在街头乞讨。
丁石头每天从铺子里偷带了吃的出来给他们。
三个月后因为一次偷吃的被师傅发现,要打她就被她跑出来了,带着大家离开扬州继续流浪。
正文卷 第241章 成书的方式
小福答应着就将丁石头的布料放到了一边,他们还没穿过这么好的料子呢,就先用自己的衣裙练习好手艺。
万一把老大的料子做坏了,可是钱哪。
这边丁点照着丁石头的要求努力裁纸,不一会儿铃铛姐妹就好奇地跑过来看。
丁石头研了些墨,就拿了旧笔在撕开的纸条上写字。
“人之初,性本善。”丁铃看着丁石头写出来的字,是认识的。
“性相近,习相远。”丁铛一听就下意识地接了下一句。
“老大,为何要把纸都撕开?”小福见他们都围在一起,也忍不住搁下布料过来了。
看着一桌子的碎纸条,一脸茫然。老大写这么多小纸条干什么?
“正式开塾后,就要教大家读《三字经》了,虽说不让学童拿笔写字,但认字还是要的,怕他们忘记,写出来每天发一张。”
丁石头解释。这也是为何匆匆跑去书局买这么多纸回来的原因。
自然不是为了自家练字。
这年纪的孩子,让他们拿毛笔练字确实有些为难,若不是家境好,也是有些浪费的。
但也不能教出一群会读、会背,却不会写、不会认的文盲学生。
因此,她打算半年之内先教学童背书、认字,给他们加深笔划顺序的印象,让他们自己在沙盘上随便练去。
下半年看情况写字,如果沙盘用得好,可以写字,如果拿笔不好,就明年再开始写字。
写字不急,小的才三岁,以四到五岁的学童居多,可以先背书,开阔阅历。
但像狗娃他们这样六、七岁的学童,她会重点关注着,若有灵性,三个月后也可以拿笔。
现在她要做的,是将书册成本减至最低。
当她每天发一张,等大家把三字经学完,一本《三字经》书册就有了。
这样成书的方式,恐怕别的塾学是没有的。
她花掉的是三十文价值的一刀黄竹纸,家长一文未发。
但《三字经》有一百八十七句,只能把字写小一些,也就是现代的初号字差不多大,纸张幅度要大一些。
没有标记序号,等学童们真正做到能背、能认时,自然就知道序号了。
晚上,经过江荷花的传播,少年们都知道丁石头他们今天进城买了许多纸笔和书册回来,吃了饭就跑过来了。
“老大,这么多纸是干什么的?”进了小厅,看着一桌子碎纸片,大家一脸愕然。
“来得正好,《三字经》都能写吗?”丁石头正收拾着纸条,见他们进来立刻笑问。
“会!”大家立刻答道。
“那谁的字好看一点?帮我在这纸条上抄写《三字经》,一笔一画要写清楚。”
“……”刚刚还踊跃回答的少年们一下哑巴了。
“这些天没练字呢?”丁石头错愕。
不会吧,她都教他们好多天了,虽说教的是《千字文》和别的,但《三字经》不是启蒙必读的吗?
“我来吧,我家的帐目都是我在记,能拿笔。”江虎子站了出来。
“他们很少拿笔,虽然会写,但你要他们在纸上写,不习惯。”江虎子又替大家解释。
正文卷 第242章 关系不太好
大家纷纷应和,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儿?突然提笔在纸上写字,有些畏怯呀。
丁石头正要开口,院子里又传来刘学贵的声音。
“丁兄,叨扰了。”刘学贵笑容满面走进小厅。
但丁石头很快发现,少年们表情有些异样,刚才的热络气氛一下冷却了不少,都不说话了。
“客气什么呢,咱是同村,年纪相仿,叫名字便好。”丁石头连忙走过来抱拳与刘学贵见礼。
“那、那我可以叫你丁石?”刘学贵似乎有些迟疑,又有些渴盼。
江虎子他们原来都是叫丁石的,只是后来许多人改口叫了老大。后来丁石头开塾当了夫子,他们有的叫老大,有的还叫名字。
因为丁石头不希望他们把她当夫子看,大家还是朋友,有了一层夫子的身份,会让人无所适从。
“当然,那我比你略小,叫你刘二哥可以吧?”丁石头立刻笑着点头,又询问地看着刘学贵。
刘学贵微撇唇,便笑着点头。
但他心里却明白,这一声刘二哥,还是生份了很多。
因为她叫江虎子是虎子哥,叫其他人哪怕大月份的,都是直接叫名字。
他比江虎子小一个月,刚过了十五岁生辰,却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