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章完结152(2/3)
得不好,还得多留在这里跟着她学习。
只是这层意思她没有说出来,免得还未出师,先折了人家的士气。
“好,我也和他们一样,会好好努力的,也会更加努力读书,三年之内目标,秀才。”
刘学贵因为丁石头的话诧异了一下,但想到平日她对他的栽培,便有些了然地笑了起来。
但他的话,也是在向她表明自己的计划,不管带学生还是带老师,他的目标还是在考秀才这件事上。
“自然,三个月后若杨诚和李德善能单独撂手了,你回来在咱们村带新老师也是一样,先培养起来,你在表哥跟前读书时间也方便一点。”
丁石头明白了他的心思,想了想便调整了一下方案。
其实在明年院试之前,她顶多只是探测一下市场,不会立刻就开新的塾学的。
这一次她都没想到能考上二十八个童生,但有了这么顺利的开始,以后的路绝对不会这么顺利,而且塾学和少年们承担的压力只会更大。
何况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江夏村塾呢。
刘学贵见丁石头立刻做了这样的安排,心中感激地抱拳行礼,便告辞离开了。
他的工钱一向是月中结算,所以刚才丁石头没有给他钱,但昨天就说好了,工钱直接给到他家里便行。
而丁石头今天就把杨诚和李德善的工钱给了,并不是说以后都在每月初一发工钱,而是让他们带着钱回家安置家里。
以后会在月底发放当月工钱,他们每月回来就过来这边向表哥请教功课是肯定要的,不可能全靠自己读书。
到那时再把工钱给他们,因此,五月的工钱已经给了,六月的工钱就要等到六月的最后四天里。
杨诚和李德善听得明白,自然不会反对这样的安排,反而觉得丁老师很贴心,这样,他们每月都会回来听一天课。
而最后一天是沐休,为了不打扰放假的表哥,他们也提出在回家的第二天或者当天下午过来。
去田庄以后,他们才知道那家田庄之所以要走一天多路,那是以丁老师和表哥夜宿镇上造成的,他们只要早起摸黑赶多一点路,当天夜里就能回家了。
但现在他们并不知道,还在那儿忧心时间上的短暂。
正文卷 第595章 增建图书室
杨诚和李德善五月初二天亮就匆匆赶到了南城村,在丁家等待马车,却发现是王钱赶着丁家的马车送他们过去。
他们在塾学里读书这么久,自然认识这里的长工,有熟悉的人送他们过去,心里也更加安定了。
他们除了书箱,只背了一只包袱。
如今已是五月,天气只会越来越热,带的都是夏衫和布鞋,还有两双草鞋,以防雨天弄脏布鞋。
而且他们是农家人,未来前程还有长远的路要走,不敢因得意而失了本性。
这个问题不但丁老师说过,家里长辈也细细叮嘱过。
因此,这次做工,他们也是奔着赚钱养家和长期读书的初衷去的。
套上马车,三人和丁石头、赵简、丁点他们作揖道别后,便爬上了马车。
村长家没人过来送行,显然是刘学贵昨晚说过了,此去也不是很远,却能当作长大的历练。
加上如今村长家对丁石和九九塾学的信任,根本没有任何担心。
大家都上了马车之后,秦夜带着人又抬了一只大木箱出来,顿时让三人诧异。
但他们只当是表哥要带回去的东西,也没多问。
直到去了田庄才知道,表哥的父母家人根本不在田庄上,张管事说田庄东家叫丁石,而陈拾做为另一个管事说,这是赵家给的聘礼。
简单一句话算是解释了庄子和赵家还有丁石头的关系了,却又仿佛什么也没有说。
但少年们在知道赵家人去了嘉兴外婆家定居后,便不再问了。再问毕竟是人家的家事,反而显得他们失礼。
反正到了田庄一看不但有熟悉的风景,也有专人负责做饭和洗衣,住的地方还是干净宽敞的单间,让他们满心欢喜。
而一路让他们疑惑过的大木箱,再次让他们惊讶了。
大木箱里装的全是书,而且是他们现在读得懂却买不起的书。
要考秀才,除了会做八股文,当然还要博览群书,老大说过,要增加面和知识储备量,腹有读书气自华。
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样的道理。
但他们平日能买些笔墨纸张就不错了,买书几乎不敢,因为会更加消耗家用,一家人勒紧裤带过日子。
就算是领着工钱的刘学贵,买书也是慎之又慎,挑自己最需要的才买。
而丁石头提供的借用书,给大家解决了一大难题。他们早已习惯在老大这里和同窗之间互相借阅书籍。
他们以为来到田庄没有这样机会了,想着先熟悉这边的带班任务,月底回去时再买两本书来读。
却不想田庄里也会增建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