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章完结5(1/3)
易灌河蟹肠器、布置生产场地……噢,还有工作服工作帽定做,沈小漾感觉自己忙到飞起。wanzhengshu.org卫生知识抽查的事情已经交给沈二郎操办,好在那些学徒为了谋个生计,还是很认真对待,对照改掉不良习惯。
到了开始制作那天,三十个学徒换上了齐整的浅蓝粗布工作服和工作帽,有了几分前世食品加工厂员工的样子,开始前都用沈小漾准备的皂角洗了手。看着一双双指甲修建的齐齐整整,干干净净的手,沈小漾微笑表扬了一番。
“我们最先学习腊肠的制作。腊肠的制作可以分为几个步骤,分别是:一、原材料准备,包括肠衣、猪肉、配料和棉线;二、灌河蟹肠需要用灌河蟹肠器将用料灌到肠子里;三、将做好的腊肠放屋檐下晾干,间或晒晒太阳,大概20天就可以了。”
“现在开始非常重要的第一步,肠衣的制作。将新鲜的猪小肠撕掉白色肥肉,用水冲干净肠子里面,把肠子翻过来,继续冲洗一下,用盐搓一下,洗个三四次,接着用刀背把肠子里面那层红色的肉刮下来,刮完了再用盐、面粉和醋各冲洗一次,冲洗干净了把肠子翻回来,最后冲洗一下,我们就能得到干净透明的肠衣了,这些肠衣可以用盐腌起来,放阴凉的地方保存,需要用时再把盐冲洗干净。”
“以上,听起来比较复杂,但操作过一两次就能明白了。而且如果有人肠衣做的又快又好,以后可以卖肠衣,嫌做肠衣麻烦的直接买了做腊肠就很简单了。”
“现在开始做肠衣。”
没多久,沈小漾分出了三分之一擅长肠衣做的好的继续做肠衣,又分了三分之一切猪肉腌猪肉,余下三分之一灌河蟹肠。
沈四娘在家闲的无聊,也跑过来凑热闹,沈小漾让她用牙签扎灌好的肠子以便出气。
眼见一条条的腊肠挂了起来,学徒们心里颇有几分新奇,从来没想过,猪下水里的猪肠还能变成透明的肠衣,而这肠衣又可以拿来做成腊肠。腊肠的味道他们在沈小漾提供的饭菜里尝到了,有着和腊肉相似的味道,但口感更好,滋味更独特,令人百吃不腻。
后面学习的烟熏腊肉同样诱人,表里一致,蒸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而不腻,瘦不塞牙。和烟熏腊肉比起来,宁县原有的风干腊肉就跟柴火一样好吗。
学徒里也有几个是酒楼安排过来的,所以作坊开了没几天,腊肠熏肉的订单已经纷纷飞过来。沈小漾的豆腐和腐乳一路铺垫,到如今推出新产品,已经不需要特地送上门请求试鲜了,妙味斋新鲜吃食层出不穷,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照亮宁安县的饮食行业。
随着口碑与赞誉而来的,自然是无穷无尽的麻烦与祸事。
担得起多少赞美,就要经得起多少诋毁。
第九章 今年过节不收礼
一个月的腊味班结束后,三十位学徒们也迫不及待开始了自家产品的制作,有选择专做肠衣的,有选择做腊肠的,有选择做熏肉的,也有选择做腊鸡腊鸭的。
腊味的制作周期比豆腐长得多,并不是眼前看得到的利益,然而保存期限长,可以通过行商走卒买到更远的地方,价格也能往上提,哪怕只是做一冬的生意,一年也不愁了。
妙味斋的腊肠做了上万斤,被白三爷要了一半,余下的一半又供了县里的酒楼一半,仅余四分之一留在店里,分装在油纸袋里,放进镂空装饰的木盒,配上“一寸肠,百日香”和“妙味斋特制年味·腊肠”的文字,便有了几分贵重年礼的模样。
白三爷派来拿货的人见了如此包装,大手一挥,也订了同样的包装。
五斤装的年礼盒子,妙味斋卖三十两,京城里白三爷卖三百两——按白三爷的意思,五千斤也才一千份,京城富贵人家那么多,连塞牙都不够,又恰好逢年过节的,私底下炒到上千两都不止。
连宁安县酒楼,切的薄薄的,端上来也没几片,都卖好几两银子一盘。食客们吃过了,感觉不上瘾,一打听,妙味斋有售。不过三五天时间,妙味斋的几百份年礼盒子也一下子清空。
能收到一份妙味斋腊肠当年礼,一下子变成了极有面子的事情,连县衙里的师爷也想喊上一声:“今年过节不收礼,要收就收妙味斋。”
实在抢不着又搀着香味的,便跑去订学徒们制作的,照理说货出同门,味道差不了多少,但心里还是觉得能吃上妙味斋的更好。无形中,妙味斋已经形成品牌效应。
沈小漾算完账,撇出成本,一个月净赚两三万两,还有更划算的买卖吗——呃,白三爷那里的就算了,腐乳和腊肠在他手里简直点石成金一样。
她都忍不住计划来年办个猪场,雇人养上几千头猪,扩大腊肠作坊规模了。毕竟,这一回搜刮了好多屠宰场才做了这么点腊肠,肉价都被拉涨了,不少人因此过年买不到肉吃。
沈二郎敲着算盘也是美滋滋的,又有几分困惑:“阿姐,我们完全可以雇人或者买人做腊肠,这么大方传给学徒,来年大家都学会了,我们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妙味娘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