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9章 【你往哪里逃】(上)(1/2)
常言道:成者王,败者寇。这话似乎有道理,又似乎没道理,打赢了就是硬道理。当赢方获得政权后,不失第一时间控制舆论:当然是我好他不好。手里还有刀枪,听话的“好好过日子”,不听话的强迫你听话,反对我的就消灭你。
当然,王者未必都是好人,贼寇未必都是坏人,王者下边也有居心叵测的坏人,贼寇中也不无品德高尚的好人,坏人一生中可能也会做一两件好事,好人一生也许会做一两件错事,世界上好好坏坏是说不清的。
我以为,百姓能安居乐业,吃饱穿暖,呼王者万岁不为过。如民不聊生,吃上顿无下顿,衣不裹体,换个皇帝也是应该的。
比如清兵入关,抢了明朝江山,按理说不通,明末虽腐,但是家事,由不得你外夷横插一杠子,可话收回来,弱肉强食,国与国之间,不也就是成王败寇么?
清军推翻明朝前,多次入侵华夏,见钱抢钱,见人抢人,干的全是土匪勾当,不是贼寇是什么?但主政华夏后,正统都成了伪政府,更何况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等不称流寇称什么?
然清朝也有盛世:康熙盛世,雍正盛世,乾隆盛世。这时百姓还敢说他们原来是流寇?百姓只管油盐柴米,今天吃饱,我呼你好皇帝,明天挨饿,心里总是想着换个有饭吃的皇帝就好了,管你张皇帝还是李皇帝。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月有盈有缺,国有盛有衰。明末期间,清强明弱,是你抢走江山,现在你又弱了,又有列强要抢你的江山,不服就打,你也有今朝?
其实开打并不怕,怕就怕国人不齐心,不齐心就不肯卖力,不肯卖力的因素是皇帝对他不好,吃不饱,穿不暖,我为何为你卖命?
不但不愿为你卖命,我还要打倒你,至少,我要趁机达到自己想过的日子。于是乎,国难,百姓也就跟着乱起来。
俗话说的好:乱时出英雄,也出狗熊。英雄也好,狗熊也罢,你方唱来我登场,世也运也命也,看历史的车轮把你推向何方?
清末,朝廷党派林立,然而总起来说就二大派:一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二是以光绪皇帝为首的改良派。枪杆子底下出政权,兵权在慈禧太后手里,光绪大不了就是个儿皇帝,赤裸裸的一个傀儡。
内忧外患,皇帝无力回天。虽为秋后蚂蚱,总要拨一拨,康知县就是他最基层的影响者。他恨洋人,又不敢多有得罪,只能暗斗,曲线救国。他恨官场**,但手中无权,只能在梦中发牢骚,时不时的、游刃有余地不停上书鼓动皇帝自强自立。
他更恨镇八方,恨他搅得潺陵翻天覆地,苦于手中无兵,苦于上次让他给逃了,让他一天天做大,现在只能借用地方势力彻底铲除这个毒瘤。他同情百姓,可又不希望他们造反,反对暴力推翻朝廷。他相信我主英明,只要改良成功,老百姓日子定会好起来的。
晚清本弱,怎还受得了外夷掠夺?披着宗教外衣的史迈斯哪管这些,你为肉,我为食,金银财宝,多多益善,来者不拒,谁叫你打我不赢?然而康知县在想:等我大清强盛再说,迟早收拾你!
无论哪个朝代,免不了土匪出没,只是多少的问题,盛世少,乱世多。应该说,谁都恨土匪,无论你是恶匪还是劫富济贫的义匪,抢了穷人的东西穷人恨,抢了富人的东西富人恨,是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包括官府也喊打。
土匪更不能做大,小帮强人为匪,做大了就为寇,拉帮结派后,不但扰乱民众,为生存他们会挺而走险攻州占县,再成气候,就会要统治者的江山,或划地分治,这是可怕的事,官府怎肯放过?
康知县代表官府,岂肯饶过镇八方?然而人心是随着实力发展而膨胀的,此时的镇八方,因实力不足,野心还未恶性膨胀,只想当潺陵王,在一个在县老爷“领导”下、无奈中默许的山大王。
尊朱先生按理也应该归类于“土匪”,然与镇八方不同之处有如下几点:
1.尊朱先生是义匪,劫富济贫,劫财不伤人,集资运兵一致反朝廷,民众爱戴。镇八方是恶匪,穷富通吃,所得财富供己享乐,用于消费,民众弃之。
2.尊朱先生专杀贪官污吏,打劫不义之财,百姓心底叫好。镇八方善恶不分,视人命如草芥想杀就杀,随心情,民众畏而愤之。
3.尊朱先生有理想,有目标,可谓复国抗夷民族英雄。镇八方天生恶人,为一己私利,不惜出卖国格,勾结外夷,残害国人,如成功,大不了一代奸雄。
4.尊朱先生的奋斗不是为己,而是为公。镇八方没有公,只有己。
如果两者赤裸裸摆在康知县面前,一个是政敌要江山,一个是死敌一心想做潺陵王,都该死,任其选一个你挺谁?如果是我,肯定挺前者。
不管康知县挺不挺尊朱先生,为争夺潺陵,尊朱先生应该说只是暂时站在康知县一边,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想,如果让他们亮开心靡面对面深谈一次,各自向自己认定的目标去奋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悲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