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章完结215(1/3)
“主公,霍羽兵力确实强盛。kanshuchi.org不过青州、洛阳、并州三处兵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兵之意。”恢复了神志之后的荀彧立刻开口言道。
乍一听,三十万大军,确实有点吓人。不过冷静分析之后,其余四个方向,除了黄忠之外再无名将统帅,因此荀彧断言仅有冀州方向才是防御的重点。
“属下复议!主公,可还记得司马懿之言?”程昱补充言道。
“官渡?”曹操猛然醒悟。
自从司马懿提出了官渡乃是决战之地以后,曹操便命曹仁率部前往此处构筑防御。虽然时间不长,但聊胜于无。
如此一来,曹操完全可以收缩防守,坐等霍羽上门。其实曹操也想过派兵骚扰,可是霍羽麾下的飞羽骑和白马义从,那可是当今天下的骑兵之首。自己的那点虎豹骑估计还不够别人塞牙缝的。
野战吧,幽州又以骑兵为主,出城作战和送死没有两样。守城消耗?那也只是拖延时间而已。倒不如将兵力集中一处,指不定还有取胜的机会。毕竟十万大军的消耗可是个天数字。
虽然让出了黄河沿岸,但己方的补给路线大大缩减,反过来说,幽州军的补给路线大大加长。在加上以逸待劳,只要军心、士气尚在,那就有一战之力。
黎阳,作为黄河北岸的重要军事重镇,霍羽此行的首要目的地便是此处。大军选道而来,若是没有一个合适的落脚点显然不行。
虽然地处黄河北岸,但在大战前能够让士卒在此地得到充分的休整。否则就这样傻乎乎的杀过南岸,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十万大军,每日的消耗速度惊人,有个前进补给基地正好符合霍羽的战略意图。从暗羽卫传回的情报来看,曹操完全收缩了防守,大有守株待兔之意。
回想着后世的资料,袁绍气势汹汹讨伐曹操,却因手下谋士意见不合,错失了在黎阳与曹操决战的机会。而大军硬生生的相持两月不战,到最后反倒是曹操粮草补给不足主动退守南岸。
霍羽可不是袁绍,历史绝不会从演!
第四百四十七章 官渡之战 二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特别是在汉末这个时代的运输能力极其落后,粮草辎重等军资调动,绝对是行军打仗的重中重之中。
一直以来,后勤都是绝大部分军队地软肋。想当年汉武帝北伐匈奴仅民工就数十万众。尤其是幽州主力以骑兵为主,粮草消耗之大可想而知。
如果有一个擅长这方面的人打理,在配上适当的工具,只会更有利于大军出征。当然幽州现在完全具备这两条,好钢要用在好刀上,这本来就是霍羽这个甩手掌柜始终奉行的用人策略。
五月初,霍羽亲率的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现在了黄河北岸的黎阳。世人期待已久的大战一触即发,此番霍羽倾尽全力南下,其决心可见一般。
十万大军在黎阳休整十日,而后浩浩荡荡南下延津,直逼官渡而来。消息传开,顿时天下,最着急之人非曹操莫属。
虽然早就做好了收缩防御的准备,当大敌来临之时,曹操急召一众心腹商议对策。好的一点便是意见统一,那就是与霍羽决一死战,根本就没有人主张投降。
部下能有此决心,也足见曹操的思想工作做的十分的充足。既然意见统一,那么接下来只需要讨论这一仗该如何去打。
“主公,霍羽虽然拥有十万大军,但至少三万乃新招募士卒。因此战斗力有强有弱,吾等只能调动五万大军,因避其锋芒。”荀彧作为曹操的首席谋士,他当仁不让的直言道。
虽然二人之间已经出现隔阂,但荀彧的话让程昱等臣武将臣也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武将虽然有些不满防御作战,但荀彧在曹军中极有威望,却也没有出言质疑。
“若言之有理!”曹操点点头示意其继续。
“兵法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时若战,乃兵家大忌。唯有衰其势,方可寻机破敌。“
“我军兵力不及霍羽,因此决不能在幽州军兵势强盛时与之硬碰硬。彧以为,我军当合理利用地形,据险坚守。”
“只要能挡住幽州军军的前期猛攻,久而久之,军心士气自然衰落,如此一来,才有破敌之机。”
荀彧一口气将自己心中所想说了出来,曹操阴沉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若所言甚合吾意,本侯也正有此意。早先,子孝率两万大军已经在官渡筑起了一道防线,本侯欲在官渡阻击霍羽南下,视情况寻找破敌之机!”
曹操说完环视了一圈,并没有发现有人反对于是曹操拔剑而起。
“诸将各领本部兵马帐前听令,若处理好粮草辎重及军情一应事务,吾等就在官渡与幽州军决一死战。”
“诺!”众人齐声应诺,豪气云天。
军议结束,武将们各自准备去了,然而曹操却留下了荀彧、程昱二人。
“主公可是在担心许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之辽东铁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