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5章完结(2/3)
人留下退路,否则后患无穷。”
“弟子明白。”
顾云浩亦是一脸郑重地点了点头,随即却是神色一正,说道:“师祖,季阁老既然对内阁的位置有了旁的心思,您是否也是要有所准备才好?”
闻言,孙惟德亦是目色一闪,款款地吃了口茶,方才出言。
“正当如此,季铭那老小子,最近也是太张扬了点。”
第160章 第160章:弹劾
这日, 适逢五日一次的大朝会。
虽然刚入夏不久,但天气却已经是燥热非常。
今年这个夏天, 暑热似乎比往年要严重许多。
太和殿乃是帝王将相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 自然是非同一般,早在入夏之后,殿内便放置了十二口彩瓷的大冰盆。
今日,这十多个冰盆皆是装好了冰块,另外每个冰盆处, 便有两个小黄门放风轮,为这大殿内降温。
开玩笑,这里站班的那可都是朝中正五品以上的文臣武将。
这里的人, 可谓是把控了整个华朝的权力和命脉, 所享受的待遇,自然也不是寻常可比的。
当然, 在太和殿外站班的官员们却是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不仅没有冰可用,还得盯着日头站着。
本朝官员众多,因而定下制度,每每大朝会时, 正五品以上官员于太和殿内站班,而正六品以上官员于太和殿外站着。
虽然殿内官员的品阶分布较多, 但在于京中而言, 正五品以上的官员, 一共却是仅四百多人, 但六品官跟从五品的官员,却也是有将近五百人。
因而,即便这殿内站着数百人,但这太和殿外,亦是有不少人要顶着日头等散朝。
顾云浩调任户部之后,便自从六品官员升到了从五品。
因着官阶的变化,他自然也是要参加大朝会的。
此刻已经快到巳正时分了,整个太和殿在烈阳的照射下,温度也开始慢慢地升了上来。
一般而言,大朝会之时,基本都是走个程序,群臣基本都是讲奏折提前递交了内阁,朝会之时,若无什么重要之事,官员是很少奏本言事的。基本上都是含糊一会,再由皇帝发言训话一番,便直接散朝。
可以这么说,大朝会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处理政务,而是相当于一个定期的仪式,是为了彰显帝王威严,体现君臣之礼的一个方式罢了。
真正以处理政务为目的,却乃是只得各部门正三品以上官员,以及内阁大佬们参与的小朝会。
对于此,顾云浩觉得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特别是对于他们这些官阶较低的人来说,真的是求之不得。
要知道朝会之时,那基本都是元化帝跟那些大佬们的对话商议,一般的寻常官员是根本没机会说话的,更何况他们这些正五品以下,只得在殿外露天站班的官员们了。
殿外站班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须知只要是大朝会,他们都得规规矩矩地立在太和殿外。
天气好还则罢了,若是遇上雨天,也只得傻乎乎的站在那里淋雨了。
因而,每每大朝会,对于这些低阶官员来说,并非是什么好事,反而更似一种煎熬。
当然,如今天这样炎热的天气,那自然都是在盼着早些散朝了。
只是今日的顾云浩,却是与旁人有着不一样的心思。
此刻,顾云浩抬首看了一眼头顶上的烈日,虽然面色一如往常般平静,但衣袖中的双手,却已经是早早的便紧握成拳。
他的额上已经汗水涔涔,官帽的帽沿处,已经带着几分湿润之感。
现在的他,心里是焦急的紧。
这般久还未散朝,也不见有什么动静,也不知殿内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太和殿内。
元化帝萧穆言靠坐在龙椅之上,看着殿内的一应文武官员,心中却是升起一股烦闷之意。
近些日子以来,新政之事一直是放在他的心上。
但是随着新税法推行的这些日子来看,元化帝却是有些失望了。
虽然各地人口清理之事颇为顺利,但税改最根本的田地,却是到现在都还有许多地方理不清楚。
特别是闽地、淮江流域及蜀地等田地肥沃、盛产粮食的地方,即便是用上了户部新建言的易地丈量之法,却还是有些不对劲。
不仅是田地数量与每年的税入对不上,就连当地的田地登记薄也与开国之初的记载有些对不上号。
身为帝王,萧穆言自小便接触这些朝政,当然一眼便看出了这其中的缘由。
多半是一些豪强权贵以势压人,即便是在朝廷处置了王守明之后,仍是不以为意,继续动用手里的权势,压迫地方官员,为其瞒报田地产业。
在这个时候,仍然能让地方官员为其隐瞒,可见这些人的权势滔天,必然是朝中掌权的重要人物。
萧穆言冷冷地扫了一眼立在前排的正三品官员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宦海(科举)》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