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145(1/2)
“我见山河涌,
是岸隔家人。
你于瑶台望,
跌入云海间。”
这诗一出,天地共鸣,城里书院的钟声响起,总共五声,这是一首五声之诗。
时代发展,王朝虽在却光辉不存,北赵南楚虽然还有君王,却会受到书院限制。
书院供儒圣,两千年至今,共有两圣,一是诗圣,二是词圣,文章歌赋虽然也能对敌,但却因为篇幅太大,没法成为主流。
天下之人若是第一次写出好的诗词,书院里的文钟便会响,一声最少,九声最多。
帝无明这五声之诗只能算作一般般。
可在这末法时代,五声之诗却是足以震动全城。
“谁?是谁?”
“五声之诗,我们宋城多少年没有出现过五声之诗了!”
“是从哪儿传来的?”
“好像在城外!”
城外,帝无明写出来的这首诗散发出强大的文道之气,这问道之气变成利剑,飞入河中,与里面的妖兽战斗。
噗…
三剑,这妖兽被斩下了头颅,血液染红了河,河里那些小鱼小虾嗅到血腥味纷纷涌来,分食血肉。
帝无明皱皱眉头,这诗的威力让他失望,若是以前五声之诗足以一剑斩掉这妖兽的头。
“年轻人好文采,小小年纪便是五品之境。”一个声音传来,帝无明寻着声音看去,一个钓鱼老叟正在河对面上游钓鱼,他们之间隔着八百米的距离。
帝无明一眼看出这老叟是文王之境。
儒道修行,由低到高,分成九品、八品…二品、一品,每一品分上下两境,
再往上便是文王之境、文皇之境、文帝之境、文圣之境。
文圣之境至今两人,诗圣与词圣。
帝无明说道:“老先生何不过来一叙?”
这老叟笑了笑,他以为帝无明是修为低微,不能渡江而行,所以说出这话,实际上…
帝无明只是懒得动。
这老叟一字为念,便踏着江水来到帝无明身边。
文王之境已经能将体内文气直接释放,只是说威力没有写诗词威力大。
“先生贵姓?”帝无明说道:“晚辈帝无明,让先生见笑了。”
“姓帝?这个姓倒是少见,老夫江城子,你称呼我为江老便可。”江城子说,“见你刚才写出一首五声之诗,可否再说出来让老夫欣赏一下。”
“江老说笑了,这诗虽然五声,威力却不大。”
听到帝无明这么说,江城子也是叹口气。
第113章 只是时代不再需要
“儒道进入末法时代,文曲星不显,诗词文章大打折扣,时代不幸。”
江城子说道。
“江老可知为何如此?”
帝无明问。
“唉,天道变化,我等凡人怎可知?”
江城子说。
帝无明知道,他只是随便问问。
天道大变,他一眼便知,他说道:“江老有没有想过,不是儒道衰弱,而是如今文道不再适应天地?”
江城子眼睛一亮,问道:“什么意思?”
“许多东西并不是不好,只是不再适应这个世界。”
说完,他捡起地上的树枝,在这河边柔软的地上写上这么一句话,
“一天很短,短的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
这话一写出,一时之间,天地大变。
书院的的钟声大响,一直响了五声,天空中浮现一股大道气息,这是属于儒道的正气,
乌云散去,一个星辰出现,在这大白天里却有星辰浮现,甚是诡异。
江城子颤抖着身子,说道:“文曲星,文曲星!白日之间,一句五声之文,竟然惊动了文曲星!”
这话化作一道白光,帝无明意念一动,便变成一把剑,长剑冲入水中,将一头妖兽激起,然后一脸斩下头颅。
“这是…”
同样是五道钟声,而这把剑却只用一剑便斩下了妖兽的头颅,将文气发挥到了极致。
江城子盯着帝无明看了许久,问道:“你为何会知道这些?”
帝无明笑了笑说:“复兴儒道,是每个读书人的责任和义务,我研究了许久,才发现这个道理。
古诗文很好,意境悠远,可是这个世界却在慢慢淘汰它们,从其威力只能施放出以往的七成便知,
白话文简单易懂,并不是说他比古诗文好,而是它更适合如今的世界。时代大潮,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好一个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你可知道推行白话文有多难?”
“世间变革,无有不流血牺牲者,我来做第一个,绝不是最后一个。”
“变革不是把古诗文变成白话文,而是要改变人心,人心不变,又有何用?”
“总要试一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封印自己成祖神》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