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1章 哈哈哈,雷公助我!(1/2)
第82章 哈哈哈,雷公助我!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夏商周以来,再无任何一个朝代国祚可以连续延续三百年以上,秦隋二世而亡,唐朝289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两汉和两宋合起来倒是超过了300年,但是也付出了惨痛的流血代价,除了皇帝没改姓以外,其他的都和前朝没太多关系。
由于《三国演义》盛行的缘故,随便哪个中国人都能头头是道的说上几句,赵桓也不例外。
餐桌上聊天打屁,除了赚钱玩女人外,偶尔也聊聊历史政治,谈谈军国大事。
聊的多了,自然也就记住一些,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竺可桢老先生的气候学。
想到这,赵桓噗嗤一声笑了,要是在后世的话,肯定立马就会跳出来一大堆喷子,跟你说,错啦,错啦,气候怎么可能是根本原因呢。
根本原因是土地兼并严重,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侵,是家天下皇帝质量没保障连续作死等等。
今个,咱们就来好好的说道说道。
在这之前,首先得把气候这几千年的变化和影响给大家解说一下,前方高能预警,大家记好安全带,赵桓带你发车。
根据竺可桢老先生绘制的气候图谱,从整体来看,中国五千年来的温度是逐渐降低的。
第一个寒冰期就是从战国的时候开始的,后面的两千多年中,气温虽然有反复,但是整体趋势没变。
两千多年的气候演变中,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能差在2到5c之间。
这里非常有必要解释一下,千万不要小瞧这么一两度的差异,以黄河流域举例,平均温度升高两度,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就会变成亚热带地区,等同于今天的广东、云南,这种斗转星移的巨变,就说你是不是瞠目结舌吧。
河南的简称叫做豫,大家知道是为什么不?
因为在数千年前的商朝时期,大象才是河南人家家户户养殖的牲畜,因此河南的简称就是一个人牵着一头大象的豫字。
建立了一度之差,沧海桑田的世界观之后,咱们再来说说这些影响封建王朝更迭的重要因素。
土地兼并严重,顾名思义,就是土地慢慢的集中到少数的阶层或者人手中,然后穷苦的百姓吃不起饭,穿不起衣。
这个过程,一般会持续在200年左右,这个时候,国家虽然还没有完蛋,但是问题已经很多了。
这个时候,往往朝堂中就会出现改革派的声音,要求斗地主,打豪强。毫无疑问,这个是很难的,既得利益者的队伍总是庞大的,改革需要付出流血的代价,并且可能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如果挺过去了,就能给朝代续上个百八十年的命,但是呢胜利的不多。
不管中间经历了怎样的波折,最后,都会,在一个天灾平凡的年代,吃不上饭,穿不上衣,走投无路。
而且,老话说的好,不患寡而患不均。
老子在这儿啥都没有,你们天天大鱼大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换谁心态也平衡不了。
最终,走到不造反的这一步。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然后再进行一波新的的资源分配,开始新一轮的历史循环。
作者有话说:插一句题外话,以前总觉得,黄巾起义的张角挺垃圾的。现在,抖音上天天推送,雷公助我的视频,感觉直接帅到炸裂。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以我之真气,合天地之造化。
天下大事,为我所控。
太平天数,一统天下。
看看吧,这改变乱世的力量。
雷公助我。
言归正传,你肯定会说,你也说了气候不好的时候,才会爆发造反,所以这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个稻草,或者说导火索。
这么想可就大错特错了,土地兼并的形成原因,很大程度上,其实可以说都是由于气候原因造成的。
在人工耕种的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看天吃饭。据统计,平均气温每下降一摄氏度,降水量就要减少100毫米,与此相对应,粮食的产量就要减产10%。
或许这10%对于特产阶级来说算不上什么严重的风险,但对于绝大多数贫农来说,减产就是致命的生存问题。
一旦收成不好,贫农们想要活下去,就只能把土地卖给家里还有余粮的地主。
一夜中,就从贫农变成地位更加卑微的佃户,这种恶性循环,随着气温的反复变化,不断加剧严重。最后直到农民忍无可忍,爆发战乱。
在一个朝代的建立之初,资源重新分配。当时的大多数农民都是有少量的土地的,至少可以保障活下去。
就是由于气候的原因,导致农民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没有抵抗力。只能将土地卖给抗风险能力比较强的地主。这种恶性循环加剧土地兼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