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一回招娣泉水喂兄妹 老爷临池寄功法(2/4)
听懂人说话一样,小小的嘴大大张开。
刘健抬高勺头,将汤匙里的水顺着勺柄流到刘信口中。
湖水进到刘信小口里,小家伙咂巴咂巴小嘴,好像在品尝水的味道一般,随即,小小的嘴又大大的张开。
“小公子喝了没吐。”招娣笑得很激动。
“二爷,娃儿喜欢喝,还要呢。”香婆婆也很欣喜。
“呀,呀。”阿荣也替大家高兴,手舞足蹈像个婴儿。
“来,再尝尝这个。”刘健又舀了一勺井水,如法炮制,以勺柄喂其食。
小家伙喝了口井水,脸上的笑意比适才喝湖水浓了许多。
换喂他湖水,他就紧蹙双眉,唇抿舌顶,不好好喝了。
“好好好。我们只喝井水,不喝臭湖水。”喂刘信喝水的已换成了香婆婆,一勺一勺,直喂了半碗。
刘健坐到躺椅上,低头想着事。
“妈,小公子吃饱了吧?”招娣抱着刘信,悠了几下。
大人吃饭用的黑粗瓷碗比小儿用的白瓷碗大了许多。婴儿一口气喝下半碗井水,属实少见。
“呀,呀。”阿荣指着床上的刘嫣,拉拽着招娣。
“妈,小小姐醒了。”招娣碰了下香婆婆。
“我们也要喝,是不是?”香婆婆把汤匙放到碗里,坐上床沿,抱起刘嫣。
阿荣将桌子拉近床,香婆婆舀了一勺井水,开始喂刘嫣。
那边刘信已闭目休憩,很快呼吸平稳均匀,梦周公去了。
招娣将刘信放到床上,搭了个薄单,便帮香婆婆喂刘嫣喝水。
女娃的饭量不次于男娃,剩的半碗井水统统进刘嫣的小肚肚。
“这两娃真是奇性了。”香婆婆见喝饱的刘嫣也紧闭双眼,转眼似乎已入梦乡,“不哭不闹不喝奶,喝了井水倒头睡。”
母女二人将两娃并排放在床上,盖上一张薄单。
“阿荣,后山观音洞你去过没?”刘健问。
“啊。”覃荣燊用力摇摇头。
“二爷,我去过。”招娣忙说。
“观音洞里有个泉眼,泉水时滴时不滴,它下方有一个积了水的小坑。”刘健对阿荣夫妇说,“你俩带个小桶一起去,打桶泉水回来。看这两娃喜不喜欢喝。”
“好。二爷,我们这就去。”招娣应答。
阿荣去门后取扁担。
“听我说完。”刘健拦下二人,“打一点儿行了,先试试。两娃如果不喜欢喝,那就只喂井水;如果喜欢喝,阿荣,你记住,一天早中晚打三次水回来。招娣,你留意一下,看看两娃最喜欢喝什么时候的水,以后就打那个时候的水。听懂没?”
“懂了。二爷。”招娣点头。
“呀。”阿荣也用力点头。
“我也得回前院去了,咱们一起走。”刘健回头对香婆婆说,“香婆,麻烦您照看俩娃了。”
“二爷,您说哪儿的话呢。把娃伺候好是我们该做的。”香婆婆明白,他们一家三口能在这乱世中如此安稳的过活,全靠二爷刘健。如今有了这俩娃,他们连前院的活也不用干了,在家带娃就行了。而且月例不但不会少,说不定比以前还多呢。
别了香婆婆一家,刘健回到博安院时,得知老爷在憩房寐足,去了书房。
书房门上的黑漆牌匾无名无款,只有简单的四个隶书大字:“刘氏书房”。
书房门外,小书童刘九垂手立在抄手游廊的廊柱旁。
廊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下联: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
此联出自前朝大明崇祯年间督师蓟辽的袁崇焕。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崇祯三年八月,被崇祯帝朱由检以“谋叛欺君、结奸蠹国”等罪名磔刑处死。
袁督师还是重创女真金国的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的指挥者,也是致大清的实际奠基者、“身患毒疽”的太祖高皇帝“愤懑而死”的罪魁。
把两朝祸首的自题联公然悬于府内,刘府不怕往来入府的大清官员告发吗?
答案是不会。袁督师死后,不仅得到后明永历帝朱由榔追其“襄愍”谥号的平反;也得到大清乾隆帝赞其“忠于所事”的平反。
有了大清对袁祟焕忠勇的认定,所以,即便到督师死了二百三十八年的现时,民间汉人对督师及其诗文仍推崇无比。
“老爷。”刘九见刘健到来,堆着笑轻敲房门,“长随爷来了。”
“进来。”刘老爷正在案上铺开的宣纸上挥毫泼墨。
刘健进门,打干施礼,摘下胡须,放到门口净手架上。
刘庭方的书房不是很大,比隔壁的练功房略小一些。里面各种物件简且拒繁,布置简洁、款式和花纹也不繁琐。
西墙有一个简朴的画屏,屏前是一张紫檀如意云头纹大画案,案面长方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黎之明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