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4/5)
他为她们家的所作所为,早已超出一个倒插门女婿应尽的职责。他的承受之重,远远超过了他的能力。
冯敬谷叹了口气,算是勉强答应。
拈了阄,结果出来,但这事情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鸡已叫过头遍,一家人躺在各自的床上,睡不着。公鸡声嘶力竭的叫声,有点惊心动魄,夜鸹子在檐下叫了两声,扑扑地飞走。白杨树上有什么咕咚的一声落了下来。冯敬谷心里想着会不会是一颗星星,或者是树上一只睡死了的什么鸟。
一响一动,在这个夜里,像刀子一样在心里搠来搠去。冯敬谷披衣起床,给牛添草,然后坐在牛厩的门槛上,吧嗒吧嗒地抽烟。
偶尔一阵风来,门的两边,黄表纸写的丧联扑嗒作响。作为当家的,冯敬谷实在没有办法,一家子过到这样的份上,是他的无能。今年,还未到旧历八月,一股寒流从村庄背后的黑山垭口扑了下来,将整个坝子一巴掌按住。那几天,人都冷得发抖,更不用说生长正茂盛的各种植物。正在长嫩尖的蒿草全都弯了腰,正在扬花的谷穗一下子变黑,到了白露节气,谷穗全都直冲冲的,不灌浆,不勾头。碓房村人语:谷子不勾头,割去喂老牛。一年遭灾害,三年难伸展。碓房村村民们眼里的光像缺油的灯芯,全都暗了下去,说话低声软语,有气无力。
碓房村人历来都有送孩子读书的好习惯,从古到今,家家户户没少看到读书的好处,读书比种田好,读书比收谷好。古人不是说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吗?古人不是说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吗?一户人家,只要供出一个人参加工作,就糠箩跳米箩,就有好的吃,就有好的穿,就可以进城去看看稀奇——光宗耀祖哪!如果一家人,子女全都读出书,都吃国家粮,穿国家衣,那就说明,这家人祖坟埋在了龙脉上,后人发达了。
冯敬谷觉得自己的皮在一层一层脱掉,血慢慢被抽干,肉慢慢收紧,腰在一寸一寸地勾下去。他深知读书对于孩子一生的重要,他为他们奔波得太多了,但现在,他找不到钱给孩子读书,便只好采纳妻子提出的下策,这样的办法也算——不是办法的办法。但至少,可以保证家里有人读上书。这几个孩子都聪明,一个个读书都上心,筛掉谁都不忍心。孩子们在拈阄的时候,冯敬谷觉得自己的脸上有虱子在爬,有根小棍在往心里捅。一家之主将孩子们弄成这个样子,他羞呀!好长一段时间,他将眼睛紧紧闭上,不敢睁开。
冯天俊这孩子打小听话,成绩很好,从不惹事,也不让他操心。可他命孬,没拈到,当爹的疼在心里,但不能为他一个人而疼在脸上。
屋檐里一阵窸窸窣窣的躁动,冯敬谷知道是窝里的麻雀们受到了什么惊吓。
一个黑影慢慢朝冯敬谷移了过来,冯敬谷吃了一惊,随手拾起牛鞭就要劈下。黑影往旁边一闪,说,爹!
是冯天香!
冯敬谷说,咋?冯天香抽泣了两声,用手擦了擦眼露水[7],牙齿紧紧咬住下唇。冯敬谷说,睡!
冯天香摇摇头,说,我睡不着,爹,你让我回家,帮你干活,让他们去上学。
冯敬谷说,不!冯天香说,爹,哥和弟他们学习都比我好,比我聪明,他们又都是男的,读出来给我们冯家争面子,传后。冯敬谷不作声。
冯天香说,我去打工,沿海那些大城市不是都在招女工吗?我挣钱供他们,你和妈就轻松了。
冯敬谷磕了磕烟杆,说,不!冯敬谷站起来,说了一个字:命!便进了屋。月光从高高的白杨树隙里照了下来,干净,却凉得透骨。
天刚露白,冯婶便起了床。屋子给打扫得干干净净,火塘里码了柴,生了火,猪食煮得啵啵响。干脆的白杨树根燃起的火苗,轻盈,淡蓝,一起一伏,还带着些香味儿。冯天香没影。冯婶想,香儿是不是担水去了,看看水桶,可里面装得满满的。冯婶想,香儿是不是去上厕所去了。可过了好一会,还是没见回来。她跑到檐后一看,还是没有。冯婶想,香儿是不是到外面白杨树下背书去了,可等阳光都将整片树林照得一片金黄的时候,香儿还是没在。
冯婶叫了声,香儿!香儿!没有回答。
冯婶急了,大声叫道,悖秋时[8]了!悖秋时了!天香不见了!
冯维聪听到妈的喊声,从楼上蹿下来,院里院外转了几圈,还是没有冯天香。回到屋子,见灶台上压着一张纸,冯维聪拿起来一看,大叫道:香姐走掉了!香姐打工去了!
那张纸上面写的是:
爹、妈:
哥和弟都是学习好的娃,又听话。家里穷,供不起,我情愿放弃自己的学业,打工供他们,也给你们减轻一点负担。你们不要找我,你们找不到我的。挣到钱,我会按时寄回。我对不起你们。维聪和天俊也要记住,你们要是读不出书来,我一辈子都不想见你们。
不读书是我的选择,是我自己的事,我不会怪你们的。
女儿冯天香
砍竹子遇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寒门(实力榜·中国当代作家长篇小说文库)》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