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7章 坚壁清野据城坚守(1/2)
朱由检是真的震惊到了,杨肇基居然直接说,中兴可能无望,他顿了顿,看向杨肇基,问道:“不知杨爱卿所说的,是哪几件事?”
朱由检并未因为杨肇基说的中兴无望而生气,反倒是对他所谓的做好几件事,非常的感兴趣。
杨肇基也有些意外。
皇帝没有一点生气,反而特别谦逊的在询问他。
“皇上!”
杨肇基道:“微臣所说的几件事,其一就是改善民生,这些年各地时有灾祸,导致百姓民不聊生......”说着,他叹息道:“百姓吃不饱,他们自然就要生乱。”
“嗯!”
朱由检微微点头,无论任何时代,如果朝廷不能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爆发动乱,那是迟早的事情。
“其二......”杨肇基想了想,却笑着道:“这其二,其实皇上已经在开始做了,就是整顿吏治。”
“不过......”说着,杨肇基顿了顿,他看向朱由检,道:“不过正所谓欲速则不达,皇上想要整顿吏治,微臣以为应当是需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接着,杨肇基又说了很多他的想法,不过主要围绕在民生上面,他的建议是,现在已经出现不少的叛乱,对付叛军,应当快刀斩乱麻。
不过对于其他百姓,则需要多施怀柔政策,适当的减免或者消除百姓的负担,让更多的流民,可以放心的回到家乡恢复生产。
因为从天启年间开始,各地时常天灾人祸,导致很多百姓流离失所,他们远走他乡,成为了流民。
流民越多,局势也就越不稳定。
有时候,虽然灾荒过去了,但是很多百姓,依然是不敢回到老家恢复生产,因为他们走的这些时间,地里庄稼没有种,但是朝廷摊派的税收,却是一直在增加。
这就是一个大问题,比如有的人走了好几年,现在要是重新回到老家去种地,回去面临的第一件事,并非是眼下的吃喝问题,反倒是这些年欠下的赋税,就会打消他们回乡的念头。
有家不能回,留在外地又无亲无靠。
时间久了,这些人,就成为了朝廷的隐患。
也给别有用心的人,创造出生乱的机会。
......
朱由检与杨肇基,一直聊到天明,这几个时辰,朱由检觉得收获特别的大,在此之前,他只能凭借记忆,或者道听途说,来了解这个时代的一些事情。
但是现在他才知道,仅靠历史记载,是无法很好的了解这个时代。
比如现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就聚集了不少的流民,他们就是杨肇基口中的无家可归的百姓。
据杨肇基所言,很多流民流亡到其他州县,他们不但威胁到这些州县的治安安全,而且他们的生活更加的窘迫,饿死于荒郊野外的百姓比比皆是。
朱由检很震惊,在此之前,他并不知道这些。
知道的也就是小冰河、旱灾、蝗灾、水灾,导致很多地方百姓食不果腹,从而导致流民造反。
原本他觉得,只要平定了高迎祥这些人的叛乱,然后打造一支能战的军队,到时候想办法灭了建奴,大明或许就能重回正轨,甚至是实现中兴。
但是现在,他突然发现。
杨肇基说得没错。
中兴大明,或许就是痴人说梦。
当然——
眼下他还没有经历折腾国内这些事情,因为他现在最需要解决的事情是皇太极,毕竟这皇太极可还在北京城外。
......
翌日清晨。
朱由检让杨肇基带着他的三千乡勇,驻扎在广渠门。
“老将军!”
秦良玉拱手道:“广渠门的防务,良玉就交给老将军了。”
“秦将军请放心!”
杨肇基道:“有杨某在,建奴休想靠近城池半步。”
“有劳!”
秦良玉与杨肇基做完交接,她便带着几名亲随离开了广渠门,不过他并未是往城里走,而是悄无声息的出了广渠门。
广渠门外,此时驻扎着三支部队,满桂的大同骑兵,候世禄的宣府兵,还有马祥麟的白杆兵。
但是——
秦良玉出城的时候,连她儿子马祥麟都没有见一面,就悄悄的离开了北京城。
......
德胜门。
孙承宗似乎有些激动的样子,他吩咐左右道:“立即传令袁督师,关宁铁骑立即进瓮城休整。”
与此同时,在广渠门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杨肇基接管广渠门后,便让候世禄、满桂、还有马祥麟他们的部队,全部进入瓮城休整。
昨日与后金军大战一个下午,明军的损失其实不小。
原以为天亮后皇太极会继续攻打,但是直到袁崇焕等人都进了瓮城,也未看到一个建奴的兵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大明:皇兄我真的尽力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