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人在西洋,刚打劫了郑和 > 第19章 回回船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9章 回回船(1/2)

目录
好书推荐:

关于水密隔舱,这一中国船舶史上斐名世界的创举,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但陈祖义的历史储备过于匮乏,他还是大吃一惊。

所谓水密隔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隔成一个一个互不想通的舱区。

隔舱板一般厚度9至12厘米,与船壳板通过方钉、钩钉等钉合在一起,隙缝处用桐油灰腻密,具有严密的隔水作用。

由于舱与舱之间是严密分隔开的,所以航行过程中,即使有一两个船舱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船舱。

这极大增强了人员和货物在远洋航行中的安全性。

另外,隔舱板与船壳板紧密钉合,增强了船的横向强度,有助于加固船体。

总而言之,有了水密隔舱,船的远洋能力大幅提升,安全性也极大提高。

“除此之外,我们在隔舱板的正中线下端留有一个小孔,工匠们也叫它过水眼。”

陈祖义有些疑惑:“好不容易密封起来的,为什么又开洞呢,这不是白费功夫?”

“非也。船在行驶过程中,涌上甲板的海水难免流入船舱,船舱就会有积水。如果隔板一点都不透水,水在船头的舱里聚积多了,船首变重,吃水就会加深,这会破坏船体的平衡,不但影响前进速度,而且还可能会导致翻船。”

陈祖义恍然大悟,如此一来,舱底的积水还可以自动调节船舶的稳定和船首船尾的吃水深浅。

其实,现代船舶的双层底结构也是这个原理。

“不对,还是那个问题,开了过水眼,水密隔舱的效果不就没了?”

“哈哈哈,过水眼不大,很容易堵上,需要的时候只要塞紧,便不会影响水密隔舱的抗沉作用。”

陈祖义听后,不禁拍手称赞。

“妙,实在是太妙了!”

六百年前,人们的造船工艺已经达到这种高度,真是让人赞叹不已!

跟混江龙作战时,自己的鸟船有水密隔舱的话,当时肯定沉不了。

佩服之余,他也有些感慨。

我们有这么好的造船技术,大航海时代最终还是让西方人抢了先机。

造化弄人呀。

“哈哈哈,贤侄过赞了!除了打仗的事儿,工艺上的事情,你也多来看看。”

介绍过水密隔舱后,三爷接着带他们看了船锚、船帆、绞车和披水板。

陈祖义越看越佩服,只觉开了眼界。

在工厂的一张桌子上,几艘船只模型吸引了他的注意。

“三叔,这个模型是干什么用的?”

“模型?”三爷先是一愣,看着陈祖义指着桌子上的小船,“哦哦,那几个小船呀,是工匠们打样用的。”

“工匠们先做出这个小船,由咱们确定样式后,再按照小船打造大船。”

陈祖义将一个模型拿在手里,仔细端详起来。

这是一艘典型的中式福船,三桅三帆,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首尖尾方,两侧有护板,船舱是水密隔舱结构。

该船因起源福建而得名。

模型十分精致,船帆、缆绳等都配置齐全。

他轻轻转动绞车,船帆随之而动。

“贤侄好眼力,此次的三艘战船,皆以你手中的福船为依据,放大三十倍后打造而成。”

三爷接着说:“说来也巧,大明的宝船也是福船,只是……”

“只是?”

“他们的船是真他丫的大呀!”

陈祖义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三爷说的也是实话,这三艘船,造成后船长接近三十米,虽然已经是很大的船,但哪怕跟张通的那艘宝船比,也算是小的。

除了福船模型,还有一艘船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艘船明显区别于其他几艘,其他都具有显著的中式特征,而这艘则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情。

这艘船的船身修长一些,只有一根桅杆,桅杆上挂着一块儿巨大的三角形风帆。

这是一艘典型的阿拉伯三角帆船。

“有两个船匠,之前在回回人的船上修了几年船,便做了一个回回船。”

回回人,是对于所有回回教信众的统称。

“回回船?不是阿拉伯船吗?”

……

听到“阿拉伯”,大家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还是牛二反应比较快,“三爷,小时候我遇到回回商人,他们都说自己是阿拉宾,大将军见多识广,连回回语都能说!”

大家这才反应过来,交相称赞。

陈祖义则一脸黑线。

“三叔,不说这些,回回船用起来怎么样呢?”

“嗯……说实话,回回船的速度确实比福船快很多,但旧港没几个人会用,而且,船帆用的是帆布,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人在西洋,刚打劫了郑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