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二十七回 甄知州邀功送尼姑 贾宫女验看偕太监(2/3)
中。
赵构看了一遍所有文件,有些疑惑,况且自身还朝不保夕,居无定所,就算真是妹妹,也顾不了许多。这又不是紧急军情,先搁着吧。于是把文件全付予内侍,叮嘱暂且存档。
人们在动乱之中,好不容易获得一点安定日子,惊魂甫定,都需要一些新闻、奇事做调味品,刺激、调节、安慰。于是,这件事就成为最吊胃口的调味品。赵构没叫保密,内侍就向人说了。内阁的人已经先看过这个文件,也是义务转播员,因此朝廷上下,很快就都知道。人们等着、盼着柔福,希望她是真的,希望她从遥远的北国,带来他们不知道又非常想知道的太上皇、太后、韦贤妃、赵桓和皇后等人的消息。
然而,陛下迟迟没有任何动静。
皇帝不急太监急。几个热心的大臣,于百忙之中忍不住又关心起这件事来,三番五次向赵构提起,一边探询陛下的意思,还反复劝说,应该派人去验明真伪,是真的,就应该承认,给予帝姬待遇;是冒名顶替,当然要严加治罪,以儆效尤。
赵构被聒噪的不耐烦,只好说道:“行了,朕派人去查验便是。”又拖了七八天,被那个昔日跟他漂泊海上的有功侍女,今日的吴夫人催促道:“陛下说要派人去越州验看帝姬,怎么还没派呀?”
赵构仿佛记起还有这件事,“哦”了一声,又冷着脸说道:“外面的事情,你们后宫不能干涉。”
吴夫人碰了一个壁,红着脸撒娇说:“妾就是问一声,哪里敢干涉呢?”
赵构知道她不敢干涉政事,只是眼前国不成国,家不像家,外寇内匪捣乱,再加上时不时来一次窝里斗,简直焦头烂额,才二十五六岁的他哪里有好心情?为了抚慰一下这个一直对自己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女子,他挥退旁边的两个侍女,勉强笑道:“好了,朕没有怪你的意思。明天就派人去吧。”说着坐到一张椅子上,又自言自语:“宫里能办事的,数冯益老成持重,又是侍候过太上皇的人,知道一些内情,就派他吧。可帝姬是女子,冯益虽然没有那话儿,不算男人,可验看起来,总不便当,还得再派一个认得柔福的,老成一些的旧宫人去才好——”嘀咕到这里,他转脸看着吴夫人,问道:“你看,派谁去好?”
吴夫人故意一本正经地说道:“这是外面的事情,妾哪里敢插嘴干涉呀?”
赵构笑道:“你敢记朕的仇么?”
吴夫人撅起小嘴说:“不敢不敢。陛下金口玉音,妾句句要听着记着呢。”
赵构暗自叹息,唉,要是文武百官个个像她,这个皇帝就好当多了!他搂住吴夫人,亲了一口,小声说:“朕现在就要你说,赦你无罪。”
吴夫人便说道:“妾看那个替妾管衣服、用物的老花眼贾青青,就很不错。前几天谈起这件事,她说起太上皇的帝姬,说个个都认识,还说了柔福的一些相貌特点呢。”
“老花眼40多岁了,眼力不是不行么?能看的准吗?”
吴夫人不以为然:“靠近了看,有什么看不准的?再问一些旁人不知道的内幕话,真假自然就辨别了。”
赵构点点头:“就是她吧。叫她明天就和冯益赴越州。”
“是,妾遵旨!”吴氏躬身一拜。
赵构难得地被逗出一笑,情绪大好,跟她说了一句悄悄话,起身拉着她,向殿房后间走去。
静善被送在越州一个叫寂静寺的尼姑寺院呆着,由6个官兵天天护卫,或者叫看守着。那批送她来的蕲州官兵当然已经回去复命。
她好像回了老家,生活倒很习惯,就是不上不下,心悬在半空。如果说,当时纯粹是为了活命,才迫不得已,听从秋云的建议,冒充帝姬的话,现在,她继续冒充着,就含有对荣华富贵渴望的成分了。看见韩钤辖、甄知州二人前倨后恭的样子,让她久久回味,欲罢不能。她亲身领教了,什么叫皇家的威风与尊严。尽管赵家朝廷遭遇如此打击,人们对之还是十分敬畏,非常崇拜。只要自己过了关,就能活命;活命就是帝姬,就有荣华富贵。眼下,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必须靠自己放手一搏。再说,如今就是想退出也身不由己。因此,她每天没事,就做必修课,回忆秋云言谈的点点滴滴,想着如何把简历编圆,没有破绽。于是,她一遍遍地独自默默温习,假设有个对方问她什么,她应该怎样对答。好在有人帮助她预演,这些人就是寺院的尼姑。她们经常没事就跟她交谈,给她一次次很好的演习机会,使她渐渐变得应付裕如,说谎话张口就来,整个人生经历,也编得天衣无缝。经过两个多月的演练,她也由忐忑不安,度日如年,慢慢变成胸有成竹,充满希望。她甚至觉得自己就是真的柔福帝姬,而远在北国受罪的那个柔福才是假的。
这天,皇帝派的人终于到了,静善迎来她畏惧同时也期盼的大考。
太监冯益和宫女老花眼贾青青,在4个骑马官兵的护送下,坐着马车,赶了9天,行了近700里路,来到越州的府衙,歇息一宿。第二天上午,就由见过静善两面的越州阚知州陪同,来寂静寺会见静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真假帝姬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