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章 姥姥卖布(1/2)
乌家坳。
姥爷和家里人讨论卖布的事情。
“今天我去咱公社瞧了瞧,供销社里围了一圈人,都是买过年的东西。尤其是布料和电器那里,里三层外三层,都挤不进去。”
姥姥不参与,只是笑眯眯地拉着刘沫的手,给她包指甲花。
虞梦的十根手指支楞着,生怕碰歪指甲上的指甲包。
姥姥包指甲是很有技术的,别人用指甲花包出来的指甲都是那种很黯淡的黑红色。
姥姥包出来的,是明艳艳的大红色。
姥姥年年在仙人掌上面采胭脂虫,晒干后保存。
指甲花也是年年采,晒干后保存。
用的时候用药碾子碾成粉,三煮三蒸三晒,这样包出来的才是蔻丹。
姥爷继续说着卖布的事情,“一会,你们就骑着三轮过去。”
“小风说了,得找个会撕丈子的。”大表哥乌重飞插了句话。
撕丈子,就是指做白事时,专门撕孝子包头布和孝子孝服的管事人。
说撕几丈就撕几丈。
所以就叫撕丈子。
“这个,得找你奶!”姥爷直接指定了撕布人员。
“然后再找两个人保护这些布。”乌重飞又道。
“多去两个人吧!”姥爷怕人去的少,布和钱被抢了。
姥姥给刘沫包完了指甲,满意的站起来,“吩咐完了?那就走吧。”
骑着三轮到了红旗公社。
几人早就看好了位置,把三轮车往那里一停,床板往三轮上面一放。
布从三轮车里抽出。
那鲜亮的白色的确良和印花丝光棉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姥姥手里拿着尺子和剪子,正准备吆喝的时候,有人走过来。
“大嫂子,这布是卖的吗?”来的人是个中年妇女,齐耳短发,头上包着包头布。
姥姥笑眯眯地:“这是我孙子他们厂发的福利,用不完,就送给我们一点!你说我们乡下人要这么多布做啥?放在家里也是招人眼,不如拿出来换点钱。你看看我这些孙子都到了说媒的年龄……”
中年妇女看向姥姥身旁站着的几个半大小子,笑了:“都挺壮实啊。老嫂子,你这布咋卖?”
中年妇女的眼睛落在的确良上面拔不出来了,心里盘算着。
一米布拼一下能做件长袖衬衫。
如果做夏天无袖的卦子,买一米能做一大一小。
就是不知道要多少布票,她先问一问,回家借布票去。
中年妇女心里盘算这么多,其实只是一两秒的事情。
姥姥笑着说价格:“的确良是一米五块五,印花丝光棉,一米四块五。”
“呀?比供销社要便宜呢。”中年妇女瞪大眼睛,心动了。
忙问布票:“要几张布票?”
“不要布票!”姥姥笑着摇头,“说了是我家孙子送给我家的,我们要布票像啥样子?咱都是一个公社的,我不能做这样的事。”
“你们哪个生产队的?”中年妇女听到不要布票,已经把刚刚的一米给换成两米了。
“我们是乌家坳的。”姥姥指着两匹布,“放在三轮车前头的是的确良,你买回去自己染染颜色,给孩子做条夏天的裙子,漂亮极了。放在车后头的是丝光棉,扯点回去能做床单。过年了,也该换张新床单。”
中年妇女连连点头:“是咧,是咧。那给我两米的确良。”
看着丝光棉有些惋惜,她刚才在供销社花了好几十块,手里没啥钱了。
姥姥用手在布上匝了几匝,把布捏起来:“看好了,两米。”
唰的一下,布被撕开,姥姥利落的把布递到中年妇女手里,“11块!”
两米布才11块钱,中年妇女笑得脸都要开了花。
从贴身的口袋里拿出一张五块的,剩下的全部是1块。
数了三遍,这才交给姥姥:“11块,你收好。”
“诶,11块。”姥姥也数了一下,转手把钱递给大孙子乌重飞。
中年妇女交过钱,转身就走,迫不及待的想回家,和人炫耀她11块钱买了两米的确良。
没走几步,迎面遇见同一个生产队的人。
“你这是在哪买的布?供销社吗?”对面的人看到她篮子里的布,羡慕至极,“你家有布票啊?”
“不要布票,就供销社旁边有一个骑三轮车卖布的,挺便宜呢。这块的确良两米,才花了11块。”
“这么便宜?在供销社买件的确良衬衫也得18块呢,还要布票。”
“推三轮卖布的不要布票。”
听到不要布票,对面的人不敢相信:“不要布票还这么便宜,布是假的?”她不禁伸手去摸的确良,软软的,滑滑的。
确确实实的的确良。
眼见的确良上面印了两个黑手指,中年妇女的脸色不好起来:“我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刚重生七零,妈宝女索要天价彩礼》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