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8章 逛福民街(1/2)
如果说首都是首善之都,那么魔都就是商业之都。
自民国起,这里就是全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十里洋场,纸醉金迷。
下了火车,虞风直接领着几个人坐公交车来到二十一棉纺厂。
二十一棉纺厂前身是成立于1915年上海申新第一棉纺织厂,本是荣氏家族的企业。
厂区很大,各种配套设施也很齐全。
再加上他们持着康宁地区纱厂保卫科的介绍信,很顺利的入住招待所。
住在这里,主要为了安全。
都是一个系统的,不会有人找他们麻烦。
来之前,他们就已经做好了计划。
先去福民街。
在招待所休息一晚,早上出发坐公交车。
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在街道两旁开店的个体户,是改开后第一批嗅到金钱味道的人。
道路非常狭窄,两边是砖瓦结构的瓦房。
门头上挂着五颜六色的招牌,每个店的门口都摆着一张小摊子,摊子上面放着五颜六色的头花和各种小商品。
门口只留下仅容两个人同时进出的空间。
墙上地下,凡是能落脚的地方,都摆着货物。
人挤人,人挨着人。
到处都是讨价还价声和运货的声音。
各路方言交集着汇入耳中,诉说着繁忙。
到处都是钱的味道。
“这里的店真多?竟然一个监察都没看到?没人管吗?”郑海左右张望了一下,却是一个监察也没看到。
只有几个老太太在维持秩序,不允许随地吐痰,顺便揪小偷。
虞风指了指前面,“我们就在这里分开,大家随便看看,中午在这里集合。吃完饭,下午要是有时间就去老城隍庙看看。”
郑海和王刚商量了一下,决定分开。
大表哥寸步不离,“我得照顾大姑。”主要是他身上装着钱,不敢一个人离开,怕被抢。
虞风领着大表哥和母亲一家店一家店的看。
这条街上,实际上没有多少正经店铺,有很多手提大包的人在临街兜售。
也有人提着大包一个一个店铺挨个推销,似乎是某个厂的销售员。
虞风随意的进入一家店内。
店挺大,三家合伙干的。
一家占一面墙和一面柜台。
虞风先在墙壁上扫了一眼,眼中露出惊喜。
在中间经营童装、塑小玩具的墙上,贴着一张醒目的个体经营证。
走上前,隔着玻璃柜台仔细看。
柜台前人很多,店主的生意异常火爆。
客户来一个走一个,店里挤满了人。
找到了想要的东西,虞风连店铺都不想逛了,他领着乌玉梅挤出去:“你和大表哥在外面等一会,我到前面找家照相馆。”
“找照相馆做啥?”乌玉梅虽然疑惑着,却放虞风走了。
到了照相馆,得到他们出外景的许诺后,虞风又跑回来。
站在个体经营许可证面前,拍了一张半身照。
“五天拿照片。”摄像师给虞风留了个条子,带着照相机走了。
心里却嘀咕着:跑到大上海,就为了和个体经营许可证拍个照?
拍了照片,虞风的心情这才放松下来,认认真真的逛起街来。
不管是谁来兜售东西,他都很认真的询问,然后不买。
搞得那些在路边兜售东西的人看向他的目光都带着嫌弃和哀怨。
转了一上午,虞风心里有了成算。
回到和大家约好的地方等待。
郑海和王刚非常激动:“我们转了一上午,买到了好东西。”亮出手里的东西。
虞风看了下,他们买的全部是衣服,点了点头:“衣服不管什么时候卖,总是不过时的。”
郑海和王刚就开心的笑了:“下班的时候,我们站站在厂门口吆喝吆喝。”
“就这一件,在首都人民商场我看过了,同样的牌子卖七十二块,这里只要三十五块就拿到了。我们钱少,只拿了四件,太可惜了。”王刚展示一件男式的毛呢大衣。
说到这里,郑海感激地看了一眼虞风。
如果没有虞风领着他们先去首都各大商场转,又记录价格和品牌,他们根本搞不清楚这里面的差价。
说不定看着哪件好看哪件合眼缘就进了,然后回去后卖不掉赔了。
了解市场需求,果然很重要。
几人在路边找个小摊随便吃了点东西,下午去了老城隍庙。
等到晚上回招待所的时候,虞风依旧两手空空。
郑海和王刚不解了:“你不是说要进东西的吗?怎么没进?”
“明天咱们去展销会看看。”虞风今天打听到了一件事,纺织品展销会已经召开好几天了。
“看那个做啥?咱们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刚重生七零,妈宝女索要天价彩礼》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