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2章 论“一国两制”(1/2)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就到了作文竞赛的日子。
孙老师借着晚自习的时间单独给于晚开了两次小灶,在她看来,于晚的写作水平,并不需要她再单独提点什么,于晚却不这样认为,她觉得这两次小灶,让她受益良多。
这次的作文竞赛,兴华中学一共有三名同学参加,除了于晚,另外两名同学都是初二的。
本次作文大赛分为初赛和复赛,初赛在5月初,就是孙老师跟于晚说这事儿的第三天,兴华中学有五名同学参加竞赛,复赛就只剩下3个同学。
复赛的地点是h市的某高校,作文竞赛分成三个组别,分别是初中组,高中组和大学组,复赛的同学不到一百名,全部安排在同一间阶梯教室。
于晚找到对应的位置,她坐在边上,旁边的女生看着像是个大学生,小姑娘还热情的跟于晚打了个招呼。
随着考试铃声响起,老师把比赛的试卷发下去,于晚打开看了一眼题目,有点惊讶,她的视力不错,斜眼瞥了一下旁边女生的试卷,作文题目的位置赫然写了几个大字,《论“一国两制”》,字数1500-2000。
于晚又看了一眼自己的试卷,题目同样是《论“一国两制”》,字数800-1000。
于晚......
她敢肯定高中组的题目肯定也是这个,而且字数是1000-1500。
作文竞赛的时长是一个小时,作文题目里简单写了几句话概括了“一国两制”的大概内容。
90年代的中考和高考作文与后世不同,像这种关乎国策或是时事的内容较少,包括于晚以前参加作文竞赛,也从没来没遇到过这样的题目,当然对她来说,这个题目并不难,她曾在港市工作过一段时间,也去过澳市旅游,她知道明年的港市回归意味着什么,也见证了回归后,港市和澳市的改变和发展以及这一国策的给我们国家带来的变化。
旁边的小姐姐在奋笔疾书,于晚却是一个字都没动,就连监考老师偶尔路过她,都会皱着眉头看她。
于晚拿到题目就陷入了沉思,她是初中组别,她的作文字数要求是800-1000字,针对这个论题,她能写上几千甚至上万字的论文,但是把字数控制在1000字以内,却是不容易。
她想写的有点多,所以精简是必要的,当初被迫骨肉分离的无奈和屈辱,一百年的流浪与被统冶的憋屈,回到祖国妈妈怀抱的心情,包括她个人对这个国策的理解与支持,她打算一笔带过,她的着重点要放在回归后的展望,那些她亲历的美好未来,当然字数要在1000以内,写多了,也是要扣分的。
于晚歪着头,看着旁边的女孩草稿纸已经写了满满一篇,她也没着急,手里的笔还在转来转去。
旁边的女生感受到她的视线,抬头看她,见她的卷和草稿纸上除了名字,一个字也没写,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分钟,小姐姐以为这小孩被这个题目难住了,还小声跟她说,“你就按照自己理解的写,没关系的。”
于晚朝她笑了笑,这时监考老师也走到她旁边,手指轻轻敲敲桌子,“不要交头接耳。”
于晚看了监考老师一眼,没说话,又继续转笔,时间指向10:15,于晚终于下笔了,她没打草稿,把刚刚的思路前前后后的又想了一遍,确定字数能够控制在1000字左右,才开始落笔,思如泉涌,一气呵成。
10:40,于晚停笔,全文通读一遍,确认语句流畅,没有错别字,举手交卷。
监考老师点头示意她把考卷送到前面来,于晚旁边的女生还在奋笔疾书的腾抄作文,见她交卷,还有点诧异,于晚把作文交上去,就拿着小包离开了考场。
孙老师一直在外面等着她们,见于晚出来,赶紧迎上去,“你这么快就交卷了,感觉怎么样?作文题目是什么?”
于晚朝她比了个ok的手势,孙老师提起的心瞬间回落。
她还是好奇的问道:“题目是什么啊?”
于晚将她拉到一旁,小声说道:“题目是论‘一国两制’。”
孙老师小小的惊讶了一下,这个题目是她完全没有想到的。
于晚见她表情惊讶,也是能理解的,“孙老师,明年港市就要回归了,最近社会各界都在观望,对我们所有人来说,这是个大事。
虽然对我们这些普通百姓面言,这件事离我们很远,但在我看来这件事却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的。我们这些中学生每天都忙着学习,对于这件事儿的关注不多,但这次的作文竞赛却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您要是觉得有道理,可以采纳,如果您觉得我说的不对,你就当我没说。”
孙老师不解的看着她,“你说说看。”
“我觉得这次作文竞赛的题目就是个信号,有句古话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我觉得吧,作为当代的学生,我们应该关注国家的时策和动态,我们不能做一个只读圣贤书的人,我们想要发展,就不能掩住耳朵,闭起嘴巴,我们应该更多的去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九零之论学习的重要性》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