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9章 改进产业(1/2)
这冀州上一任知府的跑路速度如此之快,直接就将顾大人心中的疑虑坐实。
这冀州可能是个那那都不行的地方,才让那高知府收拾的如此之快,就连府邸都早早收拾出来。
等到第二日,他正式去府衙上任,才发现这地方就连府衙都是残破不堪,根本就不及扬州城中十一。
顾衍之坐在桌前,感觉那惊堂木都已经包浆了,大抵是十几年都未曾换过,就连法令签上的红漆都剥落的斑驳。
后方的匾额都早已没有了金水,看看这堂下衙役的穿着,恨不得都打全了补丁。
进入衙门第一日,照例认识一下此地的地方官员,可这下辖的四县之中,竟有两县的县令已将天命之年,垂垂老矣,连卷宗都拿不动。
且不管这些,看看这几年冀州的税收,更是直接将他震惊。
这地方一年赋税所得,仅占了本朝的三十分之一,面积却占到了七分之一。
这个地方一年几乎不产粮食稻米,只有牛羊和谷子,可草场又面积不大,还有三个多月时间降雪,根本无法保证正常生活,只有去别地买粮。
甚至是布匹的产量也跟不上,妇女们都去放牧,根本没有几个参与纺织。这是几位县令报告的,从他们诉说时的散漫中,顾衍之意识到这地方的知府似乎并不负责。
几人早已司空见惯此地知府更迭,若不是没人补缺,他们早就另谋出路。
等到仔细查阅过一番后,顾衍之宣布今年冬季,要对全境内的妇女进行纺织教育。
这地方却也不是什么都不好,这里有许多的盐矿,只是由于无人有时间开采,大家都忙着填饱肚子所以都是视而不见。
顾衍之在午休时专门去看了看那些盐矿,纯度甚至要比京城更好,而且呈现一种洁净的纯白色,纯度似乎很高。
他回到了家中,看着正在尝试在后院搭上些葡萄架子的温冉,十分疑惑。
走近一看,这里的地都是砾石和砂土混成,实在是不适合种植葡萄。反而适合西瓜。
就阻止了温冉搭架子,此时的她正用攀膊将大袖叠在后背,拎着锄头刨着。听见顾衍之的话,才停下了手里锄地的动作。
问着顾衍之要干什么,他只好如实解释,现在实在是不适合栽种葡萄。
温冉一听,顿时哈哈大笑:这不是要栽葡萄,而是要育苗,将葡萄枝子剪下,插在这里,趁着这时候对于葡萄说冷不冷的天气拔下,不容易烂,还能平安过冬。
再说了,我自四五岁就下地干活,哪里就比不上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了解种地了。
顾衍之听着这些书上没有的内容,大受震撼。
又开始说起西瓜的事情,温冉倒是从未听过在这砂土里种西瓜的,毕竟她从小生长在南方,不懂很正常。
温冉继而有些疑惑为何顾衍之懂得这事,他开始了自己小小的卖弄,说起了一些引经据典的话,温冉听不懂,就继续干活,不再理会他。
顾衍之依旧是滔滔不绝的说着,想让自己娘子觉得自己博学多才,天下无双。
可等他讲完一番,正要开始欣赏自己娘子对自己的倾慕时,却发现她正专心的栽着葡萄枝。
一瞬间,心情如坠冰窖。
只好自己再找个话题,和温冉聊起了冬日里去教这里的妇女织布纺纱,好让他们今年不要再拖欠朝廷应收的税。
温冉想了想,放下了手里的锄头,拉着顾衍之就进了屋里,和他开始说起自己要开设一家作坊,可以让妇女闲暇时来纺织,并且多余的可以按照市场价格收购。
又说起收来的布料要拿去京城和南方去卖,应该有的赚。
此时,温冉突然想起,这地方人穿的衣裳布料明显与南方不同,或许可以卖的更贵。
“可是这里的纺织方式或许与我们那里不同,这就有可能织布机是无法使用的。”顾衍之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那你就快点找来几个当地人就行了呀!
顾衍之一听,就立即夺门而去,说着我怎么没想到呢?不一会,领回来一位大婶。
这婶子看起来四十上下,看起来就是个勤劳善良的,温冉见人来了,立即摆上了点心又倒了杯茶。
那婶子站在温冉面前,有些拘谨,先是磕了两个头又起来拜了几拜。
温冉可不敢受,忙将她搀扶起来。
此时,她拿出了她们这里独有的布匹,摸上去是顺滑的,还有些清凉的感觉。
就连这颜色都是双色,两面一面红棕一面赭石,像是南方的香云纱,但却并不相同。
这种布匹会更耐磨一些,材质好像也并非一般市面上的普通蚕丝。
温冉立即向大婶询问,她说这是本地的一种独特的蚕丝,这蚕耐的住寒冷,秋日在这里依旧吐丝,而且丝要更加的粗一些。
那大婶是个健谈的,不等她问,又开始说着自己纺织时的细节,这丝的韧性好,最粗的被和树皮捻在一起做弓弦,用以绞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被迫种地经商养柔弱相公》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