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3章 善解人意的胡副镇长,给我放假了(1/4)
头痛的几乎一晚上没有合眼。
喝了酒的成川一晚上迷迷糊糊的说胡话,怕他再流鼻血,怕他突然呕吐。
更发愁的是,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要不要带他见家里人?他们要是对他不友好怎么办?
他只请了一周的假,掐头去尾路上四天,只有整三天的时间与我相处,而我们恰恰这段时间最忙了。
不行,明天一天,无论如何要催着村组干部,快快完成任务,这样,我就可以带他回趟老家,也可以好好的陪他一天。
天刚亮,便爬了起来,坐在他旁边,看他熟睡的样子,想把这一幕刻在脑子里,待他离开后,留一些记忆。
睡着的他像个乖巧的孩子,呼吸很轻很轻,我忍不住摸了下他的眉毛,突然看到他的眼角滑下一串泪水,我愣住了,原来他在装睡!
他抓住了我的手,我忍不住一阵心痛,贴着他的脸哭了起来。
他坐了起来,我们什么话也没说,抱头默默流泪,这是他来了后,我们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贴近对方,听得到彼此的呼吸和心跳。
我们过去那么熟悉,没想到分开一年的时间,不同的环境,让我们渐渐变的陌生,再见时,已经看不懂对方,也看不惯对方了。
我们不敢想未来,也不敢谈论未来,走出这个房子,就是现实,现实就是:我们要生活、要工作、要花钱、更要吃饭......。
他听到我唉声叹气的,打起精神故作坚强:“没事,我们还年轻,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相信我,好不好?”
不相信能怎么办?这种情况下,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没有人知道,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有一对恋人因为未知的明天,一大早抱头痛哭了一场,哭完后为对方擦干眼泪,互相鼓励着,又打起了精神。
八点前,我要开会,得早早做好汇报的准备。
本打算昨晚上去粮站的,因为一顿饭,没有去,不知道董家村人昨天晚上交了多少户公粮?汇报时,只能继续按照原计划编了。
会上,大家汇报的都很好,夏粮入仓形势一片大好!
但听着汇报的强书记和王镇长却一点也不高兴,因为他们手里拿着粮站送过来的进度表,这个进度表和大家汇报的情况出入很大。
从汇报情况看,各村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镇政府干部和村组干部辛辛苦苦动员催促群众交公粮,群众辛辛苦苦拉到粮站的粮食,很多都被粮站验粮的人为难,因为验不上等级又拉回去了。
这一旦拉回去,不仅对没有交粮的人有影响,如果再动员第二次上站,难度就更大了。
强书记在讲话的时候说,“粮站的人为难是一方面,咱们群众的粮食质量也是问题,听说个别群众交粮的时候不光以次充好,有的甚至给下面混土和沙子,这可是给国家交的公粮啊,同志们!”
“粮站这边,我和王镇长会和粮站杨主任沟通的,希望他们管好职工,不要借着收粮为难群众收好处,咱们也要给村组干部说到,给群众宣传到,交公粮一定要保质保量,不要在公粮上动歪脑筋!”
“还有,你们的汇报,谁的水分大,谁的水分小,谁实事求是的汇报了,我们都有数,大家最近很辛苦,我不想戳破这事,省的难堪!”
强书记说的话,让我耳朵发烫,我觉得他说的就是我,我连着两天没有按照实实在在的进度汇报了。
会开完以后,大家私下交流的时候,都很气愤,过去交公粮,家家户户争着抢着把自己家最好的粮食送到粮站 ,交给国家,粮站过去的风气也好。
这几年,群众的心思变了,不再把家里最好的粮食交给国家,粮站的风气也越来越不好,催缴公粮的工作,越来越难干了。
开完会,大家都陆续下乡去村子里了,这几天,芳姐也不做饭了,向我们打了声招呼,匆忙下楼走了。
我因为有成川的吃饭问题,只能晚一会去董家村了。
他昨晚喝了酒,早上没有一点胃口。
灶上开饭时,帮他打了一碗稀饭,刚好,我不喜欢喝稀饭,他不喜欢吃馒头。
我吃馒头,他喝稀饭,就着李师傅做的蒜苗拌咸菜,炒的豆芽和土豆丝。
我们的机关灶自从换成了李师傅,经营模式变成了个人承包,赔赚都是李师傅个人的。
刚开始,李师傅掌握不住深浅,每天做饭,不是多了,就是少了,要么不够吃,要么剩下了。
加上他三天两头做碗碗肉、红烧肉,有时候还包包子包饺子,没过多长时间,就发现包不住了,非但没赚钱,还小赔了!
自此以后,李师傅渐渐的摸到了规律,偶尔做一次碗碗肉或者红烧肉,大多数时间用的菜是便宜菜,宁愿让食材剩下,重新做几个人的饭,也不一次性做足剩下浪费掉。
“这个稀饭不错,和我们那边做的挺像,你尝尝!”成川一直喜欢喝大米稀饭,我一口也咽不下。
“不喜欢喝,我喝茶就行,你经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乡镇那些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