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三国:我在汉末搞化工 > 第14章 制备坩埚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章 制备坩埚(1/2)

目录
好书推荐:

马亦站在牢房里静静地看着又来到面前的韩琉,等待着韩琉告诉自己韩家想从马家抢走多少钱。韩琉被他盯得有些发毛,于是按照韩超教给他的话清清嗓子说:

“马亦,你卖给我的白灰都是假的。这个你承认吗?”

“呵,是真是假现在不都是你们说了算吗。”

“不承认是吗?你见过真的白灰吗?”

马亦摇摇头,韩琉见他摇头,从长袖里拿出一个黑布包。马亦认出来是自己卖给韩琉的布包。韩琉对马亦说:

“需要给你看看打没打开过吗?”

马亦接过来仔细翻看,这黑布包和自己卖给韩琉时完全一模一样,叹了口气递回给韩琉,不过韩琉摆了摆手让他先拿着。

“检查好了的话,帮我把你那里的陶罐拿过来。”

韩琉又拿出一个黛(青黑色)色布包,对马亦接着说:

“按照我们家少爷的说法,如果是刚煅烧成的白灰,与适量的水混合就会使水沸腾起来,并且放出大量的热。这个现象你应该听说过吧。我们家少爷管和水混合过的白灰叫做熟石灰。”

马亦点点头。

“如果在潮湿的空气里放置一段时间,这白灰也会变成熟石灰。放的时间久了就会变回煅烧之前的样子。”

马亦这时候抢答道:

“对啊,按你这么说,我卖给你的白灰只是放时间久,变回去了啊。”

韩琉笑了笑打开了手里的布包,把布包里的白灰倒进了陶罐里。陶罐里的水逐渐沸腾起来。

“这是我家刚煅烧好的白灰。在这陶罐里变成熟石灰和水了,对吧。你好好看着。”

韩琉把陶罐踢翻,水和白色固体洒了一地。韩琉用手里的布,隔着布抓起了一把熟石灰。翻过来放在了马亦身前的地上。只见熟石灰和黛布接触的地方,黛布逐渐褪色,留下丝丝腐蚀的痕迹。马亦看着黛布的变化惊呆了。韩琉继续说:

“那你用不用看看你的黑布上有没有这种痕迹?”

马亦苦涩地摇了摇头,看来自己买的卖得还真是假货。于是说:

“这……我认,我的确卖了假货。韩家要多少赔偿马家都赔。”

韩琉笑了说:

“你还真是命好,我家少爷觉得这白色的土要是做成陶器估计挺好看,决定不追究你卖假货的事情。不过,少爷要求你这商队,从巩县继续拉着白土到舞阳来。一车土给你一匹缣帛的价格。”

马亦张大了嘴巴,这天大的喜讯啊。在巩县一车白土的进价不过一石粮食,拉到舞阳来转手就是七倍的利润。连忙点头,心里盘算要不然以后就倒腾这白土好了。韩琉接着说:

“我家少爷还说,以免你空跑半程的路,你来看。”

韩琉又从袖子里拿出一卷竹纸,递给马亦。

“你觉得,这纸的价格如何?”

马亦还没消化完上一个消息,懵懵地接过竹纸。轻轻抚摸纸面,捏了一下纸张的薄厚,赞叹道:

“我自认也买过卖过不少各类纸张了,还从没见过像这般细腻如丝绸而且薄如蝉翼的纸。这绝对是绝世的好纸啊。依我看这纸一张最少能卖出百文的价格。”

(在这里列一下设定的东汉末年使用的货币单位与计算,只是个大致换算,肯定不准确,不必较真。

首先东汉民间像黔首、贫民用的货币就是粮食,书里就不分粱粟麦黍的价格差距了,因为他们本身也没多少家产,所以也就根本就用不上五铢钱。而寒门、小士族就要好一些主要使用五铢钱与他人交易。而大士族与皇室贵族一般都使用缣帛来衡量物品的价值,例如在汉灵帝那里买官,赎罪,赏赐功臣都是用缣帛。就像曹嵩买太尉花了一亿钱,如果真搬着五铢钱去西园,这些五铢钱串成一串可以长达15公里。所以当然曹嵩是用价值一亿钱的东西去买,很大可能是缣帛。而且其实东汉时期黄金很少当作货币使用,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西汉的皇室贵族都把黄金给带坟里去了。

对于这三个货币单位本书使用:一匹缣帛2000钱、八石/斛粮食。也就是一石粮食250钱。会由于灾害,战争,主角破坏市场的行为,而上下浮动,或者崩盘。)

百文这个价钱当然是马亦为了压价往少了说的。这时候马亦已经又变回了商人思维。

“我家少爷说每次能让你带五十张纸去洛阳售卖。每张纸给你的进价是八十文,你卖多少钱韩家不管。怎样?”

“能不能再多一点纸,或者价格再压一压?”

“想清楚,现在谁在牢房里待着呢?”

马亦被噎得闭上了嘴,韩琉再次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竹纸和印泥,递给马亦说:

“看完了,就盖章吧。”

————

韩琉拿着盖好马家印章的合同,回到了后院交给了韩超。韩疏正在一旁苦哈哈地给这堆白土称重。韩超让韩琉接手称重的事情,叫来了韩疏,递给韩疏另一张竹纸说:

“韩疏,今天晚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我在汉末搞化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